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杨满爹捕蛇的恶报

2014/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杨满爹捕蛇的恶报

父亲年轻时想学捕蛇与蛇伤治疗,他找了位师傅,人称杨满爹。杨满爹是外地人,讨饭到了我们当地。由于会捕蛇及治疗蛇伤,便收了几个徒弟,住了下来。

杨满爹带着徒弟们四处捕蛇,捕来的蛇有的是直接杀了吃了,由于蛇的卖价挺高,有的就卖给供销社了。起初,杨满爹的日子看似还很滋润。我想,也许这就是我父亲想学捕蛇的原因吧,无非是为了图利。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次,杨满爹捕到了一条眼镜蛇,他很高兴地把徒弟们都喊来,捏着蛇颈给大家讲解捕蛇技巧。讲着讲着,杨满爹不自觉地把蛇头对着自己的脸了。突然,蛇“噗”的一声喷射出呈一条线的毒液,直直射进了杨满爹的双眼。当时,他痛得满地打滚,徒弟们赶紧打水清洗眼睛,可一切都来不及了,杨满爹的双眼当场就瞎了。

双目失明后,杨满爹再也不能捕蛇了。他待在家里无法出门,徒弟们轮流送饭,照顾他的生活。那时候刚刚分田到户,大家都很穷,得起早贪黑干农活,谁都没有时间长期照顾他,能够保证每餐送碗饭就不错了。不久后,杨满爹又患上了肛瘘,病情越来越严重,渐渐地就卧床不起了。他的肛门脱出,冬天裤子里长期都是积便。夏天更惨不忍睹,大肠脱垂在外,整间房都散发着恶臭。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师徒亦然,时间长了,徒弟们去看他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记得那时候我还只有几岁,曾跟着母亲去给杨满爹送饭。母亲用火钳把他的衣裤夹出来,放到池塘里去洗,边洗边呕。可是,大家帮忙洗衣服的次数毕竟有限,所以他的屋里与身上一直都是臭哄哄的。

杨满爹经常在屋里大叫,像野兽一样嚎叫。他只要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就越发叫的大声,令人听了毛骨悚然。有一次,我和母亲去供销社,经过他家,杨满爹听出了我妈妈的声音,就喊她的名字,于是我们就进去了。杨满爹说,他想吃腐乳。母亲那次弄了一瓶腐乳给他解馋。

后来,杨满爹死了,公社把他葬在了山坡上。他的坟上一直是光秃秃的,几乎不长草。村民们去山里,经过他的坟时,还会时不时提起他,对他的遭遇喟叹一番。有一年,我们经过他的坟,发现坟顶上不知什么时候被人钉了一口长铁钎。这种孤坟压根没人管。可怜的杨满爹,生前受病痛折磨,死后也未能得到安葬,唉!

杨满爹捕蛇受报这件事,看似偶然失手,其实并非这么简单。由果溯因,由因推果。生命中承受的一切苦乐悲欢、祸福际遇,都是自己亲手造就的。因果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丝丝入扣,处处分明,从无错漏。“诸余罪中,杀生最重。”蛇是瞋恨心与报复心最强的动物之一,杀蛇的后果,尤其可怕。

在天地之间,生命是最可贵的。即使渺小如蚊虻,可怖如蛇蝎,也一样贪生怕死,害怕痛苦与伤害。“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每个人都应对生命多一分敬畏之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鱼翅暗藏的五个「恐怖」真相

鱼翅过去是皇室的贵族食物,但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

记得第一次在一本书里看到这句话:在业力的推动下,没...

造恶削减功名,行善增长功名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畜生是有灵性的

有朋友问:为什么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认为...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

因果、无常、空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无论是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还是接待人还是处理事的...

鞋匠变国王

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

身体力行的明惠法师

古时,深山的一座寺院里,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

恶口骂人变丑女 见佛欢喜转庄严

波斯匿王有一位女儿,名叫赖提公主,有十八种丑,都不...

影星丁嘉丽的血泪忏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就是好人。 不久前在河...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

圣严法师: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孤独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