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海涛法师《基础佛教略说》

海涛法师  2010/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佛陀的核心教法是建立在四圣谛之上。

2.四圣谛的教法是基于人类的经验,而潜藏于人类经验中的就是一种追求安乐、避免痛苦的自然愿望。

3.佛法是以所谓的「缘起」来了解因果:一切万法,包括我们所经历的苦与乐,是经由多种因缘和合而生起的。

4.事实上,快乐的感觉是苦,因为其内在存有不满足的种子。

5.当我们讲到驱策一个人做出负面行为的烦恼,那也是未调伏心境。

6.未调伏的心境本身就是苦。

7.佛教徒谈苦的根源(集谛)时,是在讲未调伏、未驯化、障蔽我们成就无上正觉、令我们受苦的心境。

8.苦的根源、苦因和苦本身,终究可以全部理解为只是一种心境。

9.未调伏的心境使烦恼生起,驱使一个人造恶业,恶业又造就了此人生活其中的不良环境。

10.未觉悟的存在(轮回)等于觉悟的存在(涅盘)。

11.未觉悟的境地与觉悟的境地之间的差别,在于对空性的了知与经验。了知并体验生死轮回的空性,这本身就是涅盘。

12.轮回与涅盘之间的差异在于心境。

13.佛的境地本身就是正确的心念和情感之结果。

14.佛陀的教法一方面认为未调伏的心境等于苦,另一方面认为已调伏的心境等于乐和解脱。

15.达成修行上的无上解脱,是正确的心念和情感的结果。

16.根据佛法,对事实的本质有真正的洞见是觉悟的主要因素。

17.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的苦乐经历,终究只是自心的投射。

18.不正确的心念和情感,对事物、对自己不正确的观看及体验方式,是我们受苦和不觉悟的究竟根源。

1.多种修心的方式有两个主要面向。一个是培养洞见或智慧,也就是培养这些正确的思维方式;另一个面向是方便或善巧的方法。

2.成就的佛果之境界也有两个面向。一是佛的色身,一是佛的法身,也就是无上正觉心的实相。

3.色身是圆满觉悟者纯粹基于为了众生的缘故而存在的身相。圆满觉悟者他化现多种身形和外表,以进行各种事业来确保众生的安乐。

4.只有圆满觉悟者能够直接见到法身。法身要化现色身才能见诸于世,并从事利生的事业。

5.佛的境界可视为自利与利他的实现。

6.成佛是指一个人已经圆满明了实相的本性,并圆满培养利他的愿。所以佛是智慧与方便的圆满呈现。

7.无上正觉或解脱不是他人可以给你的礼物,无上正觉的种子也不是别人拥有的某种东西。

8.成就无上正觉的潜力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真正的无上正觉只不过是圆满实现个人的本性。

9.要能以他人安乐为优先,首先要认出是什么令我们陷于自我中心的态度。

10.我们心中的烦恼如怨恨、瞋怒、执着、嫉妒等,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这些敌人不是具有手足的肉身,手中也没武器;而是卧藏于我们的心中,由内伤害我们。它们由内控制我们,将我们牢系受其奴役。

11.瞋恨、贪爱和愚痴等烦恼敌,既没有强壮的手脚等肢体,也没有英勇贤明的胆识,但是它们怎能把我当奴隶一般地役使呢?

12.烦恼一直潜伏在我内心中,并且任随它们高兴地伤害着我;而我竟然甘心忍受,毫不介意,这种懦弱之忍是可耻的,应该谴责。

1.负面的心念与情绪往往会欺骗人。例如欲望,常显现为可信赖的朋友,美好又可珍爱。同样,瞋怒与怨恨对我们显现为守护者或可靠的侍卫。

2.要完全了悟这些恶念与情绪的欺诳,我们的心首先要达到某种定力,方能开始见到它们欺诳的性质。

3.虽然说出口的话语那声音业已灭尽,但它的影响力依然续存。

4.人性中最佳的美德之一便是我们的智力,让我们能分辨有益与无益、利与害。恶念(诸如瞋怒及强烈贪欲)能毁损这种特殊的人性美德。

5.真正的敌人在内,不在外。

6.外在敌人的存在要依赖许多因缘,而且是无常的。剎那间,那人或许成了你的敌人,在另一剎那间,又或许成了你最好的朋友。这是我们在生命中常体会到的一个事实。

7.但是负面的心念与情绪(内在的敌人),将永远是敌人。只要它们在你的心中继续存在,它们今天是你的敌人,过去是你的敌人,未来将仍旧是你的敌人。

8.我们终究能制造出一项能提供我们「终极」保卫的系统。

9.可以确定的是:只要那些具破坏性的内在敌人——瞋怒与怨恨仍不受牵制或挑战,那么有形世界遭受毁灭的威胁将永远笼罩着我们。

10.外在敌人的破坏力,终究是从这些内在力量衍生出势力来的。内在敌人是发动外在敌人破坏力的触发器。

11.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与你作对,成为你的敌人并伤害你,但只要你的心平静自律,他们也无法干扰你的安宁。反而是你心中生起一剎那的烦恼,便有能力干扰那份安宁与内在的稳定。

12.纵使天非天,齐来敌对我,然彼犹不能,掷我入无间。强力烦恼敌,掷我入狱火,须弥若遇之,灰烬亦无余。

1.如果我温顺地侍奉世间的敌人,他们还可能会饶益我,并使我安乐;但是,如果我一味奉承内心的烦恼,那么只会遭受更多的伤害和痛苦而已。

2.虽然我们的意识处于不断变迁、永在更异的动态过程中,意识的基础本质是不变的。这是我们有为法的体性,了悟此真谛,让我能更容易面对现实。

3.要战胜一般的敌人,需要体力与武器。你可能还需要花数十亿的金钱在武装上以对付他们;但要对治内在的敌人——烦恼妄想,你只需要培养因缘,让了悟诸法究竟本性的智慧生起。你不需要任何物质的武器或体力。

4.你不需要昂贵复杂的武器来灭除内在的敌人。你仅需要培养一份坚定的决心,要藉由生起智慧(了悟心的真如体性)来征服它们。

5.任何一种努力都需要正确的心念和情感,才能成功并达成目标。

6.对修持菩提心的行者而言,瞋怒与怨恨是最大的障碍。

7.应当尽己所能地对治、消除瞋恨的生起,因为它的唯一功能是伤害我们和他人。

8.面对逆境的时候仍能保持平衡、欢喜的心,是防卫瞋心生起的主要因素。

9.假设某人用棍子打你,你感到痛而动怒。你应该不会对那根棍子动怒吧?那你愤怒的对象到底是什
么呢?如果针对导致殴打行为的因素发怒是合理的话,那你所怨的不让是那个人,而是迫使那人行动的负面情绪。

10.励力修持菩提心——为饶益一切众生而欲成佛的愿,以及大悲心与修心的锻炼。

11.身为一位真诚修持悲心与菩提心的人,你必须培养安忍。为了能够诚心修行、培养安忍,你需要一位蓄意伤害你的人。

12.要耕耘自心,让自己能够同情邪恶众生,并跟他们和睦相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文章列表

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学佛者的发心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

初学佛法的应怎么学

问: 初学佛法并有志于出家修行的人应该先读什么经?...

星云大师《佛教的真谛》

各位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向各位讲说佛法。黑...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海涛法师《发菩提心、皈依三宝》

从内心转念的目的,是要把负面的烦恼心--贪、瞋、痴...

海涛法师《慈悲 孝亲 佛欢喜》

供僧缘起 每年逢农历七月,各地佛寺大多会举办盂兰盆...

海涛法师《忍辱之道》

忍辱之道一 1.行菩萨道者,若瞋恚偏多,当行慈心。念...

海涛法师《如何面对临终那一刻》

一 1.通常痛苦可以成为我们一个伟大的老师,它有很多...

一箭三命

睒,是个孝顺的年轻人,他的父母年纪都很大,而且双目...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鸽子的未来世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

做一位「施无畏者」

人在和人相处中,最不安的就是畏惧和恐慌,所以观世音...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跟大势至菩萨学念佛

国人一般比较熟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