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大安法师  2014/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细指点,以免初学弟子犯错。

大安法师答: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是在佛灭度后,佛宝法宝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有些人叫二宝弟子,他就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这个时代皈依二宝,最后你是一宝都没有,那你自己就成了一个活宝。所以对出家师父的恭敬心都没有,你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作用。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僧团,无论他怎么样,他穿上了这套袈裟,这是三世诸佛的解脱的幢相。他能出家就是善根深厚,就光这一点都值得我们恭敬。更何况他持戒,他持戒每天的福德长流啊。

一个持戒的比丘,他的福德就是一天消一万两金子,也都吃得消,他有这种福德。所以供养三宝首先是自己得到利益。当年唐太宗跟玄奘三藏法师谈话的时候,唐太宗他也觉得,他也问,我对你这些高僧大德我能恭敬,然而你这个僧团也有些不怎么修行的比丘,这个好象不值得恭敬,说怎么办?玄奘大师说,不能这样,就好象你要祈祷真龙下雨,你得先向泥龙祈祷,有向泥龙祈祷,真龙才才能给你下雨。你向佛要求福,首先要先向凡夫僧来求,佛菩萨才会让你得福。是这样的关系,所以唐太宗一听,他心里豁然开朗,哎呀,以后我就见到个沙弥,都要恭恭敬敬。一个皇帝都有这个心态。那么只要对修道人恭敬,这个人就有福德。

出家师父,你要看好样子。末法时代,你想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出家师父也是不可能的。你看我们也都天天生惭愧心,烦恼很重,没有福德,没有智慧。但是他既然出家了,我们就得恭敬他,不看僧面看佛面。那说出家师父的过失这个果报是很重的。佛说在末法的时候出家,末法的时候,现在慢慢进入末法。这最后末法时候,出家人确实越来越苦恼了,烦恼越来越重了,甚至他烦恼到什么程度,破戒。左手拥妻,右手抱子,去托钵。但是这样的破戒比丘你都不能打骂他,打骂他如同出佛身血。出佛身血是到什么地方?是到阿鼻地狱去呀,是这样的果报。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去轻慢出家人。尤其是我们为了保持佛教的形象,出家僧团是住持佛法的主力军。

如果您老是讲出家人的坏话,使得社会人士对整个僧团一点信心都没有,一点信心都没有,佛法当然就容易衰落。我们还有一个话,世间人说家丑不可外扬,即便有这个丑,你也不能去随便说。那么大家有受菩萨戒的,菩萨戒在十重戒里专门有一条戒,不说四众过戒。说四众过你是犯波罗夷呀,那个断头罪呀。但是如果你对出家师父确实觉得他犯了不如法的,你可以私下里跟他谈,那是以慈悲心好心劝勉他,能够规过劝谏这是可以的,那是私下。你不能当着大众的面,大肆宣扬他怎么怎么样。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

为什么功课没做完就有怪事

问: 这是我第一次听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

宣化上人: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小心

佛教徒也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毁谤人...

如何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

问: 有没有好方法,能提升我们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饭问题怎么解决

问: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大...

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

参禅人,首立冲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

装得下世界,世界才会容你

【人生格言】 1、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如何减轻或断除对身体的执著

问: 修行人该如何减轻或断除对自己身体的强烈执著?...

宣化上人:改恶迁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

念佛消业咫尺西天

佛说极乐世界离此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祖师在灵隐寺的...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一、现代社会的悲哀 十七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文明。十...

我今念佛,必得见佛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爱吃素食的康熙

中国皇帝的膳食讲究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奢华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