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减少压力的办法

圣严法师  2014/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减少压力的办法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智慧、优缺点了解不够充分,经常不是自己夸张自己的才华,便是膨胀自己的能力。自己不一定有这么大的才能、有这么大的把握,但在心中,则自信满满地夸张自己、伸展自己。在夸张、伸展自己的过程之中,就会遇到一些挫折与困扰,无法称心如意地发展自己,于是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恐惧着将来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恐惧自己的手伸出去,会不会被别人打一拳?恐惧自己的脚伸出去,会不会被踩一脚?在这种情形下,随时随地处于一种压力状态──担心自己会不会发生什么事?

一个人求发展的心很强,却不知道在求发展的过程中,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无法预先想办法来掌控它,于是压力随之而来。

少一点得失心

减少压力的办法很简单,即少一点得失心,多一点自知之明,然后在确定方向之后,要能够全力以赴。

少一分得失心的意思是,不一定非要成功不可,不要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态。如果抱持着非成功不可的心态,人都不能做了。成功不是仅仅靠个人主观的意念,或个人主观的努力,就能够成功的。不管是那一方面的成功,都是有外在的、客观的许多因素相互配合,那就是时也、事也、地也、命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功不要骄傲,失败也不必痛苦,心理大概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了。

多半年轻的创业者,并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样的条件,也不管会发生什么事,只是想到也许可以试试看就去做了。很多人都是这样开创出一番大事业的。

所谓初生之犊不畏虎,年轻时,有担当和尝试的勇气,能闯出一片天下来。年纪大了以后,畏首畏尾,考虑太多,反而有问题。

成功的创业者,总是带着人人向前跑,也带着自己跑,他的观念很新,都走在时代的前端。这种人事实上也是集合着环境、集合着自己各种各样的条件,根本不会感受到有任何压力,晓得能成功固然很好,不成功,也没关系。所以,少一点成败得失的心,成功机率自然会增加。

找到自己的方向

可是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的人缘,知道自己财力的资源,知道自己本身所处环境的条件,衡量看看这些因素是不是许可自己成功,而且能成功到什么程度。

人要成功,又要面对压力,所以要充分了解自己,多一点自知之明,然后找一个方向来全力以赴。所谓的方向,是一面成长自己,一面又能奉献自己,成就他人。对自己有利,对他人、社会有益,就奉献。有的人刚开始学医,结果变成政治家,像国父;有的人原来是学文的,结果变成商人。

人生的过程中,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机会很多,可是机会是一回事,自己能不能掌握一个稳定不变的原则,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原则、方向一变再变,那就不能对社会大众奉献更多,对于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会增加很多。譬如,我会写文章,我变成一个作家,好不好?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作家,不如当一个和尚更适合。实际上,我从小就能写,但是要看那一方面自己最能安心,对他人更有利益,就往这个方向走。

另外,专长和兴趣最好能配合得当。比如,现在没有兴趣做别的事,只对某一项工作有兴趣,那就去了解这项工作、朝这个方向发展。锁定方向培养专长之后,就要尽力发挥、尽量努力深入,持之以恒,透天彻地去做,也可以不必管成败的压力了。

一个人只要锁定方向,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许多的磨炼、挫折,没有关系,这是正常的事。在心理上要预备好会有困难出现、有挫折发生、有变故等着,如果有这种预备的心理,就没有什么压力。预料中的事情发生了,能够处理的就处理,不能处理的事就接受,然后暂且放下来,待因缘际会时再处理,这叫作智慧。

何必放不下?

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物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譬如,一个人希望社会肯定、希望他人肯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交给社会、他人来评断。社会给你评断不好时,心里就很痛苦,自己的地位、财产、名望下降时,也觉得很痛苦。

事实上,这些都是人家给的、环境给的,未必是自己的,何必放不下?人出生的时候,没有财产、没有名望、没有地位、没有身价,什么也没有。有了之后,成功时还可以,当自己没落时,就很痛苦。怕没落、怕倒霉,这叫压力。所谓压力,就是害怕不能伸展、成长,就是害怕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上就是希望成功,求得保障。在工作上,认为自己没有完成的事,责任没有尽到,这也变成压力。

不要把希望变成压力

如何免除压力?没有完成的事,只要尽心尽力,就已经算尽了责任。就怕自己没有尽心尽力、没有全力以赴,那是遗憾的事。如果事情已经是这个样子,那也不需要觉得有压力。有的人事情还没发生,心理压力就已经很重、负担很重,因为其他人要求你、期待你,自己也要求自己,这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不能视之为压力,这是一个希望,一种期许。如果把希望当成压力,反而会减少自己奉献和努力的心力和体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坚信佛菩萨会给你一口饭吃

笔者曾经在世界500强的公司里做过十多年,负责的客户群...

贪快造不出百年企业

您看现在人在经营企业,贪快。我明年就要给他回本了,...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

净土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成功的秘诀一向专志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

圣严法师《心事重重有谁知》

(一)外在的事 现在,先讲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

圣严法师:应以何种态度面对癌症

问: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的妻子过世,很多人不免感叹,...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

佛为什么说无相

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门,无论是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贫的...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比丘十八种僧物之齿木

齿木也称为杨枝,磨齿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

婆媳之间

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

如是。一时释迦牟尼如来在海会说法。住孤陀山金刚轮峰...

如何得清净心

问: 如何得清净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个问我清净心...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