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蕅益大师  2014/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逐名利。不逐名利,则杜外谤,不著文言,则善悟理。悟理则本立而道生,杜谤则德孚而物化,可以自利,可以利他。不然,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师虫之记,良足畏也。 (《示摄三》)

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今文章学问不从立品格始,品格不从开见地始,是之楚而北其辕也。呜呼,习俗移人,贤知不免,狃一时耳目,忘旷劫因缘。非以理夺情,以性违习,安能洞开见地,使文章事业,一以贯之也哉。(《示王简在》)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生恼害,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三懈怠,于诸妙法不肯学习。三法有一,牵入恶道,忘失信心。 (《示西瞻》)

克除习气,莫若三业行慈。三业行慈,则无十过。十过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然后以实相印之,法法皆归佛道。古有行之,常不轻菩萨是也。初随喜品,便净六根,何俟诵说,方名深观。果能以慈修业,自能善入佛慧。不然,学问愈多,我慢愈炽,习气愈长,去道愈远。惟益多闻,增长我见,可惧也。 (《示清闻》) 

发心应学二事,一智慧,二慈悲方便。欲学智慧,莫若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深解义趣,随文入观,不堕嚼木之讥,不招数宝之诮。又数近明师良友,讨究决择,不可师心自是。欲学慈悲方便,须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定当作佛,见僧俗造恶者,勿生轻慢,须怜悯爱念,种种善巧而回护接引之。

倘恃己修,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慢无闻者,自解义,慢愚鲁者,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毕生勤苦,止成修罗法界,去菩萨道远矣。 (《示沐苑》)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您可知江上船只多少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

如何才能不被外界的评论所干扰

阿拘拉和他一些朋友来到精舍,想要听闻佛法。他们先去...

障碍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坚持

当我们在精进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为。虽...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认清傲慢心的危害

傲慢心是一种骄傲自大的心理。是佛法中讲的五毒情绪之...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别被自己的优点打倒

雷恩是二战时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潜艇专家。此人参与了...

如何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

佛教徒如何过父亲节,报答父亲的深恩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到了。佛教徒怎样才能过好父亲节...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珍惜无常生命,提倡健康素食

学习佛法在世间是最幸福的人,学习佛法能了解生命的意...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慈悲 慈悲法语智慧波流 ◎慈怜众生的思想,确实是一种...

佛弟子应该如何追求财富呢

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

今年,我48岁了,过的狼狈不堪,回想过去的前半生,一...

预防5大衰老表现

女人都怕老,但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过程,那么该如何判...

学佛首要就是听闻佛法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们刚开始学佛...

蔡礼旭老师:佛家如何看待爱情

佛家如何看待爱情,四个字:虚情假意,我这么讲话实在...

【推荐】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

善用时间十诀

(一)事先要有安排 每天应做的事,应有事先的计划,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