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海涛法师:佛陀的教诲

海涛法师  2010/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所有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2.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3.察觉别人的奸诈也不说出;受人的侮辱和欺负也面不改色,那就有无穷的毅力和修养在里面。

4.用人应当取人之长而舍人之短,若是要用十全十美的人,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可用的人才了;用人要以他人之长处来补他人之短处,不要责备他的短处而舍弃他的长处。

5.送人以宝贵的言语比珠宝更有价值;伤人的言语比刀剑还厉害。

6.怎样会能得到长命的福报呢?要常放生,而看到恐怖的人要有无畏心。

7.怎样会容易生病呢?对父母、对圣人无礼,让父母和圣人的内心忧愁烦恼。

8.怎样才能减少生病呢?要供养三宝及父母,并且向生病的人布施药物。

9.怎样会产生丑陋、难看的脸色呢?易生气、易怨恨人、易嫌弃人以及不恭敬贤圣人、父母,并且侵夺圣人的财产。

10.忍辱、柔和、柔软的性情是最好的药物。

11.脸上随时保持微笑就是无价之宝,就是对周围人最好的供养。

12.一滴蜜可以捉到许多苍蝇,但是一加仑的毒水却无法捉到一只苍蝇。

13.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仇人,那就在你说话的时候把自己赞美得比别人还要高贵,这样一来你的仇人就非常多了。

14.谦让是智者的花蕊,是贤圣的果报;骄傲是万恶的源头,是树立敌人的开始。

15.安忍,带来利益安乐。安忍是「在家人」的法,是国王及政治家的法,亦是一个有智识者的法、是「出家人」的行和力。

1.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2.读诵的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罣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3.忍耐是逆境的避难所,谦让是顺境的幸福之门。

4.忍耐是欢乐家庭的门牌。

5.谦让带给我们尊重和庄严两种气质。

6.退让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原谅是待人第一法。

7.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是希望别人给我们快乐。

8.快乐是缺陷的超越,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来自别人的给予,那比一个乞丐沿门托钵更痛苦;因为快乐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由我们内心自己解脱、自己超越而获得的。

9.如果能把奉献当作是一种快乐,那所到之处都一定受人欢迎。

10.人生的价值不在自己占有的多少,而在于奉献的有多少。

11.心灵的贫穷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

12.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一个人必须在私底下。

13.不要因为一点点嫌弃就离开所爱的亲人,不要因为一点点的怨恨就忘了以前的恩情。

14.世间上最难找的有二种人:一种是会帮助别人的人,一种是会报答别人恩惠的人。

15.知恩,是在有能力报答别人恩惠的时候,会马上报恩;这种知恩、会报恩的人,就是最有善心的人,知恩、报恩是善的标记。

16.安忍,是一个智人的庄严;安忍,是精勤的人的苦行;安忍,是修行人的力量。

17.把佛法送人,比送其他一切万物都好。因为佛法能令人远离罪恶、生起善门,消除烦恼。所以,佛法是世上最好的礼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文章列表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

二十三条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一: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

星云大师: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先从做人起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

【推荐】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 波罗提木叉...

果公上人语录

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

佛世乐音老母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

海涛法师《放生手册》

序 所有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我...

海涛法师《布施的功德利益》

1.一个人如果没有布施之功德,就会时常遭贫穷困乏之苦...

消除恶业要具足四力

世间苦。这叫怨憎会苦。不过我们现在所受到的苦,都一...

海涛法师《修行叮咛语》

1.闻法时,如果心念不集中,就好比把水倒入密闭的容器...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推荐】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推荐】肉食有何危险

肉食有何危险? 爱斯基摩人主要以肉类、脂肪为主,平...

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报

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大安法师:六道轮回就是一个大梦

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

大安法师:佛像、念珠、法器如何开光

问: 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

做人不该说的四句话

人生在世,就像忙碌的蜘蛛,拼命的张罗着自己的关系网...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么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