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星云大师: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星云法师  2011/04/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先从做人起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如何做人是一生的事业,俗话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一点儿也不假。不过如果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并且如是奉行,似乎也并不难。学佛先从做人起,用佛家的智慧来为自己修身养性,从而获得做人的圆满。

自己不觉,佛陀也帮不上忙!

“自觉”就是自我教育,人要懂得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我反省、凡是能够反求诸己;唯有自己,才能益世化人,“己不觉,佛陀也帮不上忙。”

让步不一定是吃亏!

让步不一定是吃亏,从礼让中,才能获得和谐双赢。忍让一下,看似吃亏,实际上就是占便宜。

勇于认错的人不会丢面子!

我常想:是否更应该提倡“认错,要有勇气”的精神?唯有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老板与伙计之间、长官与属下之间都能具有勇于认错的美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快地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温馨祥和。

“忍”能担当任何苦难!

一个人忍耐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一个人承担多少,成果就有多少。

留着青山在,不愁没材烧!

有的人之所以不会被打到,是因为他有胆识,有远见。他看的高,看得远,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能够掌握先机,把握机会,而且能进能退,能前能后。

吃亏就是占便宜!

吃亏就是占便宜,现在的人什么都吃,就是不肯吃亏。一个人如果肯吃亏的话,别人必然乐于跟他在一起;如果处处都想占他人的便宜,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会远离,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吃亏。吃亏不需要花钱的,只是一个了无所得的阴影。

天助人助不如自助!

进步不能光靠别人,也不能光靠上天来给与。进步是靠自己的幸苦、勤劳、奋斗才能获得,所以必须要学会自立,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观念、思想与正见,然后自强,俗话说:“天助人助不如自助。

善意的“谎言”也要说!

为受窘的人,说句解围的话;为沮丧的人说句鼓励的话;为疑惑的人,说句点醒的话,为无助的人说句支持的话。

不忘旧恩,不念旧恶!

“好事不记住,坏事不忘记”。一个人心中坦荡的人,不计过去之恶,自然心中清静。、

聪明人不做老大,做老二!

人都喜欢做老大,不喜欢做老二,因此中国人有句俗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其实做老二的人,好像一座桥、一瓶润滑油,一个团体若能有这样的灵魂人物,气分必定和谐,政令也易通达实施。

想要千人头上坐,先在万人脚下行!

想要千人头上坐,先在万人脚下行;唯有先做众生的马牛,才能成为最佳的龙象。

能够明白自己,也就离觉悟不远!

人最可怜的就是不明白自己,不了解自己,有时我们常责怪他们,怪他们不了解我们,其实我们又何尝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因此我们要将自己整理的有条不紊,看得清清楚楚;我的慈悲有多少?我的智慧有多少?我的力量有多少?能够明白自己,也就离觉悟不远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精进不起来怎么办

问: 精进不起来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 精进不起来,肯...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

海涛法师:智慧箴言

1.爱因斯坦说:「爱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 2.德雷...

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

星云大师《佛教教你发财的方法》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 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

星云大师《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

佛教的偶像观念

一些异教徒经常批评佛教是拜偶像的宗教。确实不错,佛...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苏杏璇:好好修持清净心

苏杏璇拍了几十年电视,1983年,扮演《新扎师兄》梁朝...

海涛法师《分别善恶报应经》简译

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向众比丘说法。首迦长者请问家中...

不被打翻的唯一方法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推荐】荷花与泥土

泥问: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

【推荐】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未经结婚登记,而...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问: 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

海涛法师《向观世音菩萨学习--慈悲社会的责任》

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 在佛教信仰里,观...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