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宗舜法师  2015/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新年伊始,即惊闻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件。通过官方媒体确认消息之后,早晨七点半左右转发了相关微博,聊伸哀悼之情。作为佛子,心中无限悲悯之余,我也想起了菩萨戒相关的戒条。

《梵网菩萨戒》有“故入难处戒”,其中规定“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时,是诸难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莲池大师之《发隐》对此解释称:“问:菩萨同流九界,乃至入地狱度众生,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也。

今见难而避,则何以异于二乘凡夫耶?答:初心菩萨,忍力未充。涉险投危,徒死何补。俟彼智舟坚密,仍堪苦海游行。但其有利众生,必不避难苟免。”“忍力未充”而涉险投危,确实是白白牺牲。《优婆塞戒经》也说:“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从菩萨戒的戒条可以看出,为了保护凡夫菩萨,佛陀规定在能力不足之时,不能轻易涉险。这跟我们古语说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千金之躯,坐不垂堂”意思近似。我们要珍惜自己宝贵的人身,不去冒无谓之险,也不去凑这个无益的热闹,任何时候都不要将自己置于不可知、不可控的危险之境。在凡夫菩萨之业不定(遇到不同的缘,即感不同的果)的时候,保护好自己是第一要务。我们从已经发生的诸多类似事件中,完全能体会到佛陀制戒的悲心。

让我们至诚为不幸罹难的人们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愿他们都能往生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极乐国土。愿佛陀的大智作我们的眼,愿佛陀的大悲作我们的心,护佑我们,引导我们,愿一切有情吉祥康宁!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

如何能躲过三灾八难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因缘具足,用现代话来讲,就...

圣严法师:震醒了人性的光辉

在大震灾中,我们见到了许多感人的救灾事迹,如许多人...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

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 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

为道当行坦途

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

宣化上人:信佛的人不要怕

诸横,就是或者被车撞死,或者被水淹死,或者被火烧死...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仅有好身体就够了吗

时常看到一些报道,部分商界精英和IT金领在正当人生和...

过堂用斋,善用其心

寺院的斋堂叫五观堂,为什么叫五观堂呢?五观堂,食存...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钱归钱事归事,人生才更清爽

跟食色相比,人对金钱的欲望,肯定不能算是与生俱来的...

这个时代要求生净土

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

果真法师:心念转变病就能痊愈

科学日新月异,医学也随之不断进步,而人类的疾病却相...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无瞋才是最好的供养

我们可以看见这世间上,每天报章新闻不知多少人被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