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2015/0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缕织成衣服,供养世尊。世尊开示大爱道说:‘拿去布施给僧众吧!’大爱道疑惑的问:‘世尊是我从襁褓时以母乳亲自养育长大,如今我亲手缝制此衣,是特意为了供奉佛陀而织的啊!当然希望如来接受此供养,为什么世尊却要我将衣布施僧众呢?’世尊回答:‘因为供养众僧的福报,广大无边。为了让姨母得大功德,所以我如是劝姨母。姨母如果依照我所说去做,就是已经供养了佛。’

于是大爱道手持金缕衣走向上座比丘,但是无人敢接受金缕衣的供养。后来走到弥勒菩萨菩萨座下,弥勒菩萨菩萨接受了衣的供养,随即穿着金缕衣进城乞食。弥勒菩萨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城里的人竞相瞻仰弥勒菩萨的相好庄严,却无人供养饮食。

这时候有一位穿珠师,见众人没有供养食物,走向前跪请弥勒菩萨到家中应供。弥勒菩萨应供结斋后,穿珠师搬了一个小座椅,敷坐于弥勒菩萨前,请求弥勒菩萨开示法要。弥勒菩萨有四辩才力,随即为穿珠师演说种种上妙法义。穿珠师听得法喜充满,期望把握难得的因缘,听闻更多的妙法。

先前有位大户长者,为了嫁女儿,雇请这位穿珠师为他们穿宝珠,预付了酬金十万。在穿珠师听弥勒菩萨开示时,准备嫁女儿的长者派人来取宝珠。专注听法的穿珠师,那肯中断呢!于是回应取宝珠的人:‘请稍待一会儿再来取。’对方不久又来取宝珠,乃至于来回三次都拿不到穿好的宝珠。大户长者一气之下,将宝珠与先前所付的酬金十万全数拿走。穿珠师的妻子很生气的对丈夫说:‘还有什么事情比只需用少许时间穿珠就能赚到酬金十万更好的事?你为什么要一直听这位道人说法而不去穿珠呢?’

丈夫听妻子数落之后,心生懊恼。在场的弥勒菩萨,知道穿珠师起了烦恼,就问他:‘你能否随我到寺院呢?’穿珠师回答:‘可以。’于是随着弥勒菩萨到达僧坊。

弥勒菩萨问上座:‘如果有人得到满十万斤黄金,能够比听人说法更欢喜吗?’憍陈如上座回答:‘假使有人得十万黄金,不如以一钵餐食施供持戒行者,何况又能以深切的信心听法片刻,更殊胜于前者百千万倍。’于是又再请问第二上座同样的问题,上座回答:‘如果有人得到满十万车的黄金,也不如以一钵餐食施供持戒行者,更何况是听法欢喜。’又再请问第三上座同样的问题,上座回答:‘若有人得到满十万屋舍的黄金,还不如供施持戒人一钵餐食,更何况又能听闻妙法?’又问第四上座,上座答言:‘若人得到十万国那么多的黄金,亦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何况又再听法开示,比得到黄金殊胜百千万倍。’

同样的问题继续请问上座,直到问到阿那律上座时,阿那律说:‘有人得到满四天下那么多的黄金,还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何况又再听到妙法?’弥勒菩萨说:‘尊者啊!您说供施持戒比丘一钵之食,能胜过得到满四天下那么多的黄金,为什么如此呢?’

阿那律尊者答言:‘我以自身作证明,回忆过去往昔九十亿劫,我曾在遭逢饥馑之荒时,以粗糠之粺供养乞空钵之辟支佛,不仅现世获无量黄金,命终更生第二天为帝释天王,之后又下生人中为转轮圣王,历经天王、人王,九十一劫,不曾断绝。现今最后一生则投生于释迦族;初生之日,方圆四十里内所伏藏的珍宝皆自然涌出,长大之后亦随心满愿。

如果以四天下黄金,换取为乳,尚不足一劫,那能与九十一劫的生生世世都在快乐当中相比拟呢!我现今能得此自然饮食,也是由于过去生曾施供一钵之食,方能于今世得此果报。上至诸佛,下至梵天,以清净无所求之心持戒者,皆名持戒。’穿珠师听闻阿那律尊者的一番开示后,心开意解,生大欢喜心。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第四(五○)》

省思:

释迦牟尼佛藉由大爱道比丘尼供衣的因缘,告诉我们以平等心、恭敬心供僧的福报。

经云:‘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己亦然。’又云:‘施三宝福田,名最胜施者,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阿那律尊者以无所求之心,供养辟支佛一钵之食,而得人王、天王之福,最后成道证果。可知以清净恭敬之心供养三宝,不仅得福无量,更种下生生世世值遇正法、闻法解脱的正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

懂得舍财作福

舍财作福。财有两种,一种是物品与钱财,属于外财;另...

先从学吃亏着手

一个人你有慈悲心不难,你起欢喜心也不难,但是你要舍...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以功德酥酪去换颠倒臭秽之水

。但由于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过,老妇人所喝到...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

只要有心就能渡

一直以来,敏敏都有一个理想,要写一本书。敏敏的文笔...

矮国王

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

后妈的故事

有一个富商,妻子过世之后,他又娶了一个女人。前妻留...

证严法师:心不争,自圆满

修行学佛前应先学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再去照顾...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

学佛人要如何发起道心

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

学会放弃,活得洒脱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犹...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

葡萄对人体的九大好处

葡萄,存在地球上几千年的生物,我想大家都吃过,可是...

化缘有缘

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

【推荐】大亏变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会,婚姻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为自己...

海涛法师《发菩提心皈依三宝》

新的一年大家要有新的愿望,佛教讲「愿」,什么叫愿?...

生活七巧,减少困难障碍

做人不能太过刻板、执着,不可以不知圆融、变通,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