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梦参老和尚  2018/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地藏经》

这是供养得福的,大家可能想,供养一定要买点香,买点水果、香蜡或供品饮食才算,你们不知道,合合掌就算供养了,至于赞叹地藏王菩萨对于众生利益很大,福德很大,众生得了好处,很了不起,就像我们称赞人很了不起,很聪明,这是赞叹;作礼更深一点,就是磕头,见了地藏的像,或闻到地藏菩萨的名,听到名你就磕头,没见像也磕头,见了像舍不得走。

“恋慕者”就是在那里留恋着看不尽,我们有时也对地藏像留恋不舍。在五台山殊相寺里面的文殊师利菩萨真是不可思议,佛学院的学生去朝五台山时,大家在文殊菩萨像前站了十几分钟才走,也有站一两个钟头,有两、三个人站了两、三个钟头,这是什么境界呢?我所听到的这尊像和普通的像不同,据说这尊头像是面做的,塑像的人正在和面时,文殊菩萨现身了,他拿着面看着文殊菩萨就捏,文殊菩萨的像隐了,面做的头像也做好了,就安到那尊像上,因为这位塑匠塑这尊头像很久,塑完了又取,取完了又塑,永远塑不好,等文殊菩萨现身他塑好了,现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但是这尊像还是面相。这尊像还有一个特点,那座殿已经坏了,下雨漏水,到处都漏,只有头部没有,我去是那样,后来政府拨了款修的,现在大家再去,殊相寺是塑好了,立像很高有三人高,站在那里看相,这叫留恋。

我们看一尊佛像感觉很好,自己心里很感动、舍不得走这叫留恋。这个留恋是仰慕而不是执着,千万不要执着,知道这是假的,明明知道这是塑的像,不是文殊师利菩萨,但是假的代表真的,你认为是真的,他就是真的,认为是假的,他就是假的,这就是心的作用。

凡是作礼得赞叹,恋慕的超越三十劫罪,你三十劫造的罪一下子就消失了,就是这么合个掌,赞叹一下恋慕一下。看见地藏像,很感动,很激动就能超越三十劫罪。如果天天念《地藏经》,天天称地藏圣号,该超越好多劫罪呢?后面第九品说,乃至于称佛名号,有的超越四十劫罪,有的超越三十劫罪,也有的听了这么多佛号,直至成佛,绝对能证得大般涅槃。全经都听下来,又能受持,而且一定要信。

我们所缺乏的是,信不坚定。之所以不灵,是因为信不具足,现在应当培养信,信到究竟了,自己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就是自己;但是我这尊地藏王菩萨需要另一尊地藏王菩萨加持我,地藏王菩萨显现与我这个地藏王菩萨合而为一了,有这样的信心就能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于等妙二觉,直至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业力把东西暂时借你用

《摄波罗蜜多论》云:资财无常现可见,若能任运起大悲...

五大心咒专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术

叱陀你、阿迦啰、蜜唎柱、般唎怛啰耶、儜揭唎。 这五句...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

造的罪业太深重了,阿弥陀佛能要我吗

问: 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堕胎杀生,开了十年大酒...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

痛苦恐怖及不顺,都由所造的罪业而产生

一切的痛苦、恐怖及不顺,都是由往昔所造的罪业而产生...

24小时念持地藏圣号的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

佛教新年祝福语

1、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

圣严法师:整容能改命吗

问: 整形美容在台湾很风行,甚至有母亲送给女儿的生...

圣严法师:自认愚痴也是智慧

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调伏自...

欲得涅槃乐应断轮回因

佛陀有次在王舍城化缘时,途中瞥见一只母猪,佛陀微微...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持名为往生正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净土宗人对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看看印光大师他把这个信愿讲出什么条件。他说:净土宗...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

应该怎样去理解空性

问: 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