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圣严法师  2015/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可以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念佛,所以绝对是有相。念佛禅则是无相,它不求感应,甚至连这种念头都不要有,即使真的看到佛、莲花、菩萨或是听到声音,也不要执著它、在乎它、留心它,就装作没有看到、没有听到。

某次佛七,有一位菩萨,她说自己每念一句佛号,身上就长出一朵莲花,结果念着念着,浑身都是莲花了。我问她:“你看得到吗?”她说:“我看得清清楚楚。”我又问她:“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她说:“睁着!”我就说:“那你再念念看,让我看看莲花。如果其他人也看得见,那是感应、神通,是瑞相,但与解脱不一定有关系;但如果只有自己看得到,那就是心相,是从心里、头脑里出来的。”

念佛时,身体有什么感受或闻到什么味道,是正常的,有时甚至会闻到死尸臭,因为有很多灵界众生都会来这里听闻佛法。此时念佛就好,不要在乎它。假如是瑞相,很好,但是不要执著它,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得瑞相。

过去我们每次打佛七,油灯上都会结出许多舍利花,至今都还供奉着。后来因为好多人在休息或过堂时间都会跑去看有没有结舍利花,是大是小?是什么颜色?而我们不希望用灯花舍利来诱惑人、干扰人,所以就不再点油灯了。其实这没有什么,只要一心念佛,就会有灯花舍利,那只是一种感应。

总之,“念佛禅”是用念佛的方法达成禅修的效果,它的方法其实与佛七相同,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没有其他复杂的方法,这就是一门深入。

时时刻刻想到,现在念的是一句佛号,不要想刚才有没有打妄想,也不要想等一下会如何,这些念头通通不要有,不断地“现在念佛”、“现在念佛”。之前我已经说过,念佛的念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用现在心,现在这个时间的心,不要跑到刚才,也不要跑到未来。既然是来参加念佛禅七,从进入禅修道场开始,就应该把过去及道场之外的一切,还有刚才发生的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全部割舍放下,只有专心念阿弥陀佛。

此外,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念佛禅不是要念到“入定”。“入定”就是自己没有在念佛了,心很安定、很安静,没有杂念妄想,甚至于身体不见了,环境也看不到了。而是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听著大家念佛,渐渐地身体和环境都是一句佛号,没有妄念,只有佛号;即使是与佛号合而为一,还是继续念佛。若兴起“自己究竟是谁”的疑情时,就可以开始参话头,参“念佛的是谁?”。当话头参得没有力量时,回到身体又是身体、环境又是环境时,这时就老老实实地再念佛号。所以,念佛禅以念佛为根本,如果在念佛禅七中,一次话头都没有用上,也没有什么关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大安法师:冤亲债主能否临终障碍往生

问: 请教大安法师,如果没有解决好与冤亲债主的关系...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

倘欲即生了脱,当专主净土一门

阁下欲了生死大事,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

圣严法师《永怀成就众生的弘愿》

我们悦众菩萨就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讲...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

佛教救度生命的三种模式

佛教自应世以来,对消除人类现世中的种种烦恼与痛苦,...

达照法师安心妙语

(一) 1 命运和生命可以由自己来安排,每个人的起心动...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模仿老鹰的乌鸦

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想学它。 乌...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

【推荐】念佛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

见坏法者能呵责,当知是人真佛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个误区,什么样...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太虚大师说:佛说之八正道,乃依之观察人生宇宙真相而...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