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倘欲即生了脱,当专主净土一门

印光大师  2016/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倘欲即生了脱,当专主净土一门

阁下欲了生死大事,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益友之可亲近,而不专修净业,一心念佛,而欲泛泛然研究诸经奥义典句,似未深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者。宜往华严寺借阅《净土十要》,及《净土圣贤录》,息心详阅,自知所趣。

汝日暮途远,宜从径直之法。且专门读诵《净土三经》,及《普贤行愿品》。研究净土诸经注疏。若诸语录,《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以事宜急先,心无二用故也。

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

阁下既知仙劫有数,佛寿无量。当此高年,正宜于念佛法门,专精致力。其余禅教诸法,且从简略。以彼诸法,广大深远,不易研穷。即穷到极处,尚须归宗净土法门,方能究竟了办。凡净土经论,当急急研穷,依教奉行。不可以己见不到,稍生一念疑心。仰信佛祖诚言,生信发愿,持佛名号。自能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则便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长侍弥陀,参随海众。当即彻证无生,速登补处矣。回视成仙而为天帝所辖,殆天渊相隔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国神祇恒河水边时,世尊...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印光大师开示养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

心态好,运气就好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宏海法师:楞严法会开示

各位道友,特别是今天我们格外的因缘,正法眼藏,楞严...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美好的掌声

王先生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

断疑生信修善法

问: 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奔向成功的十个好习惯

一、不轻言退缩 二、不停学习,不断修正。 三、坐言起...

有我与无我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到摩揭陀国首...

在家居士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失吗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来,根...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