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净界法师  2015/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思、在考虑的时候,要切合实际,要有一个明确的下手处。就是我们在下手的时候一定要按部就班,有一个次第,有一个下手处,叫“近”。

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前面的功德是偏重在自己的受用的身口意的功德,这以下是说明你从自己受用的功德你出来,待人处世跟人接触的时候,你应该是什么态度呢?就是讲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我们跟众生接触有三种情况:或者是长辈;或者是下辈;或者是同辈,这当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事上宜虔”,我们对于长辈要有虔诚恭敬的心。长辈当然在福德智慧的资粮都超过我们。如果我们对长辈有所虔诚恭敬,我们能够得到长辈的摄受、长辈的教化,在整个成长过程我们就能够减少很多的错误、避免很多冤枉的路。我们对长辈的恭敬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利益,我们尽量地对长辈、师长有恭敬的心,对自己有很大的利益。

“接下宜谦”,对于比较苦恼的众生,刚刚来到三宝地,烦恼也重,福德智慧的资粮也不够。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他有一念的善根都很难得,我们应该要更加地谦虚、慈悲地来摄受他,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多一分的慈悲,这个是对下的态度。

“处同辈宜退让”,对同辈,就是能够“退”跟“让”。人跟人相处之道的确是非常不容易。从现实的经验上来看,我们对于同辈、对于长辈的人相处是比较容易做到。对于功德比我们大的人我们容易生恭敬心,对于下辈的人生慈悲心这也容易,最难的是同辈,尤其是戒腊相同的。同戒跟同戒的人相处,这当中就有些问题存在。那这怎么办呢?

古德就讲出一个偈颂,我们从这个偈颂可以稍微体会一下。他把修行用插秧来比喻:“手抱青秧插满田”,说我们今天修行这件事情就像插秧一样,在青田当中插上无量无边功德的秧。那么这个插秧是什么态度呢?第一个态度就是“低头便是水中天”,你一定是低头。插秧,你头抬得高高的,秧就插不整齐了。“身心清净方为道,原来退后是向前”,你一定是要身心清净地退后,原来退后是向前。所以插秧的意思就是说:第一个,你要低头。第二个,你还得往后退,插秧不是往前插的,它是一步一步往后退。

我们同辈之间最容易有嫉妒心、胜负心,但是这个嫉妒心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嫉妒的心使令我们很难跟别人学习,使令我们的胸量变成非常地狭隘。所以我们应该思惟“原来退后是向前”,人跟人之间的相处,其实你能够退让,能够在整个菩提道中,在趋向于五分法身那个无漏的功德当中其实你是向前。

人的见地的确很重要!我们今天不要看一时的成败,“不争一时、要争千秋”。你有这样的见地,你才容易在同辈当中有所退让。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这就是我们待人处世之道,对同辈尽量退让。退让,你绝对不会吃亏的,“原来退后是向前”,就是这句话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

训练自己倾听的工夫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

学会闭嘴,意义非凡

在佛门里,有这样一个现象,对刚出家的弟子来说,师父...

星云大师《欢喜与融和》

国际佛光会各国地区会长、各位会员代表、各位贵宾:...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

你是爱记仇的人吗

嗔恨心的爆发力非常巨大。有的人因为小小的口角,就要...

念死无常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

十个保护眼睛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

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家中土地狠多,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子孙建筑;家里的钱...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既然心即是佛,为何还要学佛

问: 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济群法...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圣严法师《爱语》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

快乐的人生从接受缺憾开始

以前有弟子问我:怎样才能安乐? 我想这是个很好回答的...

蜘蛛之丝

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