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净界法师  2015/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佛陀在临灭度时,色身败坏,弟子们哭泣着,这时佛陀内心的观照力现前,他能不随境转,这是一个重点。当然佛陀是示现告诉我们:不论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业,摄受多么多的眷属,盖了多少庙,这些有为法都是其次,临命终时是否过得了关,关键点在于“寂然无声”,内心是否能真实放下因缘,向内安住,这才是重点,修净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号,这倒是其次;往生的关键,在于临终时是否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首先自己内心相信阿弥佗佛的功德,他绝对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实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一意等待弥陀的现前;然后安住在现前佛号上,这才是关键。

如果平时虽念一万、二万声佛号,临命终时却起颠倒,东挂碍西挂碍,则这人决不可能往生,因颠倒错乱现前,没有安住在内心的正见与正念中。所以临命终时要注意:你这时“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尔情生,三界枷锁,万劫缠绕”。

一个人临命终时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则要从头再来努力几十年。平时的挫折,可能拜个忏,忏悔几天就走过去了,但临命终时的失败,却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价,这有多可怕!为什么临命终时会错乱呢?世间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后果。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若平时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观照,则临终时就无法生起观照力。

今生虽修习持戒修福的善业,来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报,如此而已。所以这段经文:“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虽也做了很多事业,如“初转法 轮,度阿若桥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佛陀做了这么多事业,而在临终时,佛陀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灭度呢?“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要这样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九华山大兴和尚往生记

大兴和尚,字了维,俗名朱毛和,又名朱万全。 1894年,...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母亲的形象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一个家庭,哪怕穷的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苦尽甘来成正果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

法会上写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灾免难

问: 关于挂牌位子,在开法会的时候挂往生牌位是不是真...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愤怒让全身「中毒」8招灭怒火

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一、承远大师的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名人教育子女的十训

一、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

别把世间的欲望加在佛菩萨身上

我们不要老是把世间的欲望加在佛菩萨身上。如果你一开...

面对诱惑要常淡然

过去有一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

圣严法师:整容能改命吗

问: 整形美容在台湾很风行,甚至有母亲送给女儿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