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为了爱

2015/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为了爱

她的组织有4亿多资产,10万名义工,崇拜她的国王、总统、传媒大亨和工商巨子无数,但是她一直过着最初的简朴生活,80高龄仍然睡在地板上,自己洗衣洗碗。去世时,遗产只有两套修女服、一双鞋子、一只水桶、一个饭盆和一床铺盖。她就是特蕾莎修女,被人誉为“贫民窟圣人”,又被称作“加尔各答的天使”。她用一生都在追寻着这样一个真理:我们都不是最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活着就是为了爱……

联合国把每年的 12月5日定为世界义工日,目的是鼓励全球各地政府及团体,于当天共同表彰义务工作人员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并藉此提醒社会人士积极支持及参与义务工作。

靠乞讨帮助穷人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于1910年出生在塞尔维亚,本名阿格尼丝。

她的家庭很富有,家中包括特蕾莎在内共有三个孩子。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思索人生,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这决定了她被称为“活圣人”的一生。17岁时,她决定到爱尔兰的劳莱德修女院学习。1937年,特蕾莎完成了修会的训练,正式宣誓成为修女,并被指派到隶属加尔各答的圣玛丽亚女校中担任校长,该校是家贵族学校,学生皆来自孟加拉的上流阶层。

然而,特蕾莎并不想让自己停留在圣玛丽亚女中。当地的士绅把孩子送入这个学校,期望在学校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在加尔各答圣玛丽亚女校的墙外却布满了脏乱、污秽的贫民窟。特蕾莎看到这贫民窟与贵族学校的对比,她心中深深自责。她知道,贫民窟才是她要去的地方。她要进入最穷苦的人群当中。于是,她脱下了道袍和鞋袜,穿上印度妇女的白色纱丽,打着赤脚,走出环境舒适的修道院,来到大街上,和穷人一起生活,靠乞讨和拣垃圾帮助穷人。

她的行为遭到一些传教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她损害了教会的形象和尊严。但是,她没有退缩,还进一步提出了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的设想。经过反复争取,她的申请于1950年得到了罗马教廷的批准。她的追随者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大。这时她又遭到一些印度“爱国者”的抗议,说她让加尔各答这座城市和贫困划上了等号,在全世界起到了负面宣传的作用。更不用说,她一直面临着教派矛盾和种族冲突,随时都可能有人冲过来高喊“滚出去”。但是她没有退缩,坚持以自己朴素的方式帮助穷人。她的修女会遍及全球125个国家,共有550座修女院以及数百所贫民学校、医院、救济所和孤儿院。

因爱获得诺贝尔奖

1979年,特蕾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同年她也获得了印度政府颁发的全国最高荣誉奖。全世界的许多大学争相颁授荣誉学位予特蕾莎,各地也纷纷邀请她去演讲。一夕之间,特蕾莎修女竟成为拥有众多头衔的名人。但是,她从未被这些虚荣迷惑,她穿著朴素,单纯地接受这些由人而来的赞美与光荣。她代表穷人发表简单的感言,词句里充满了爱与感谢。她这样说道:“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所得的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1997年9月特蕾莎逝世,葬于加尔各答。特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特蕾莎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圣人”!

特蕾莎修女一生的使命既简单又直接,就是服侍穷人中的穷人。“我们感到所做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赞成做大事,在我看来个人才是重要的。”她认为,人最大的贫穷不是物质上的缺乏,乃是不被需要与没有人爱。她曾说过:“感觉自己没有人要,是人类所经验到最糟糕的一种疾病。”因为别的病有药可医,唯独“不被需要”,除了一双愿意服侍的手与一颗充满爱的心外,再没有一帖药可医治。

附:特蕾莎修女优美警句:

人们不讲道理、

思想谬误、只顾自己,

不管怎样,还是要爱他们;

你如果行善事,

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

不管怎样,还是要行善事; 

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

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你如果成功, 

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

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

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 

你坦诚待人却受到了伤害,

不管怎样,还是要坦诚待人; 

心胸最博大最宽容的人,

可能会被心胸狭窄的人击倒,

不管怎样,

还是要志存高远; 

人们的确需要帮助,

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

他们反而可能会攻击你,

不管怎样,

还是要帮助他人; 

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 

不管怎样,

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邪淫果报的真实案例

央视12套的《法律讲堂》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其中包含...

妻子甚狱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

一本佛经改变了我的整个想法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

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思想上的高贵才是真的高贵

如今我们有很多前世的福报成熟了,拥有了暇满人身,但...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你是在为祖先祈福还是在害他们

一个人死后,家人若能为他念经做佛事,这对亡者有极大...

天意与人为

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

念佛怎样才能获得智慧

问: 念阿弥陀佛怎样才能获得智慧? 智随法师答: 很...

驴的哲学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人生的旅途需要乐观豁达

有一个小和尚被吩咐去买油。离开前,厨师交给他一个大...

范蠡人生的八智慧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