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找回我们生命的根

学诚法师  2015/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找回我们生命的根

生命,很简单的一个词,简单到一个小朋友也会天天挂在嘴边。

生命,何其深奥,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智者想穷其究竟,却未能如愿。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往哪里去?我们的生命该用来做什么?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一生中也不会有几次这样的思考,我们会觉得这种问题太深奥难懂,不现实,太虚幻,不如眼前的钞票实在,若有人突然问你这样的问题,你会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在这个星球,每天有多少婴儿呱呱坠地,有多少老人充满恐惧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有多少人死于意外或自杀,此刻又有多少人因内心的迷茫绝望而暗暗流泪,而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可能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员。

很多时候我们会预想,等我有了多少钱,我就会怎么样,等我做上了什么职位,我就会怎么样,等我得到了她(他)的欢心,我就会怎么样,到那时,好像我们就高枕无忧了,不会再迷茫痛苦,似乎我们的快乐,我们生命的意义,我们生命的价值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但实际上,当我们得到了这些后,痛苦迷茫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快乐短暂的可怜,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迷茫痛苦,我们又习惯性的产生之前的想法,继续向外寻求,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死循环。

乔布斯在遗言里这样写到,“此刻,在病床上,我频繁地回忆起我自己的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

庙里有一颗千年银杏树,它的根向地下延生,扎的很深很实,外显上自然是枝繁叶茂,充满了生命力,根本不用外在人为怎么去打理;相反,我也曾见到人们在栽树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情况,未栽之前,这颗树本来还算不错,枝叶茂盛,但在栽树时,根没有扎牢,土很虚,下面杂质也很多,填土也没踏实,起先这颗树看着还不错,慢慢越来越不行,越来越没有生命力,乃至于说后来,不管怎么去修剪枝条,怎么去护理,它都无法存活,这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生命道理,有时候,道理我们也很明白,觉得很简单。但却不知为什么,不愿意照着道理去做,换来的结果自然是不好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急躁、功利、短视,缺乏智慧,一头扎在一些枝枝叶叶的问题上,舍本逐末,对生命没有整体的观待,没有从生命的根上下手。我们只有找到生命的根,在根本上努力,生命才会充实起来,才会有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找到生命的根呢?

其实古人在这方面已经走了很远,《论语》里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这是孔夫子所感悟到的内心的快乐,而他的弟子颜回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古人的境界是多么洒脱自在。

而在《圣经》中,有这样的描述“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更是把宇宙生命的真相和盘托出,而且告诉我们如何一步一步离苦得乐,最后到达究竟安乐,而历史上无数人遵照着佛陀的教诲,获得了生命的安乐乃至升华。

现在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迷失在自我的高点上,忘却了我们的祖先,忘却了生命的根本,偶尔我们会质疑时代的进步,却又被外在的华丽景象迷惑,其实佛经中早已指出我们现在是减劫,就是说生命是在走下坡路,在下滑,当此之时,在迷茫的岔路口上,还好,古圣先贤们早已给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那里有我们生命的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贤不怕困于陋巷,英雄不怕出身寒微

黄金藏在地下,大鱼游于深水;君子隐居于山林,乔木生...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

从自行车的故事看人生情态

一、他去相亲时,父亲向邻居借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他...

人生许多东西都是暂时的

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是暂时的,懂得了这种种暂时的真...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

佛陀僧团论苦的根源

人生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

从工作中创造人生意义和喜悦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没有做和尚,说不定已经做了木匠...

以善变应万变

今天一早走进办公室,老总公告公司,将全面替换计算机...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

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

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尚造作...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烧香拜佛不是交保护费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么一种佛教徒,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

至诚念观音圣号免遭屠城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西方三圣的形象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