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明贤法师  2015/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曾向释尊提问:“该用人间的食物还是天界的妙食来供养佛陀呢?”释尊的回答是:“可以用人间之食供养如来,因为我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还说:“我今亦是人数,父亲的名字是真净,母亲的名字是摩耶,出转轮圣王种。”

原始佛教常常强调佛陀种种事业“成办于人间”,这与大乘佛教中反复表述的“佛于久远劫前已经成佛,并且是在天界成佛”观点不同。比如《增一阿含经》中便有这样的话语:“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佛来人间成佛是“随诸佛法”,不仅释迦牟尼佛在人间成佛,超越恒河沙数无量诸佛世尊都是在人间成等正觉的。诸佛为何选择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首先,这与轮回中六道的特点有关。六道可分为善恶两部分,人、天二道为善趣,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四道为恶趣。其中天界有无量福报可享,恶趣则有无数痛苦不得不受,而人道的特点是苦乐参半。印度有很多宗教家把苦行作为修行的标志和必经之途,释尊早年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修了六年苦行,每天仅以一麻一麦维持生命,直至皮包骨头仍未悟道。由此,释尊悟出了“中道”之理,放弃苦行,这才有了菩提树下成道的因缘。“苦”的生活容易策励出离心,正是修行增上之因;而天人福寿隆长,多耽于享乐,顾不上出离,人道福报的有限反而成了最大的福报。过分享乐使人懈怠,而过度的“苦”则使人身心热恼,执着苦痛。如同恶道众生,历尽苦难,自顾不暇,更无机会听闻佛法,谈何修行?而人生之乐可以带来身心的安定,有助于修行,所谓“身安而后道隆”。

其次,人的根性猛利,更易接受如来教法,这一点是天人无法比拟的。《立世阿毗昙论》将这殊胜的修行条件分说为八种:一聪明故,二者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大毗婆沙论》还认为人能够令心意寂静,其他道的众生在这点上都不如人。《长阿含经》中也谈及了我们这个世界——南阎浮提洲人类修行的优势:一是“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是“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是“勇猛强记,佛出其土”。这三件事不仅胜过诸天,也超胜了其他的三大部洲。

再次,天道众生可以往来人、天道中,而人道众生不可随意去往天道,如佛在天道成就后再化生人间,会引起猜疑而使众人难以生起信心,所以佛在人间成道。

在早期佛典的描述中,释尊带领众弟子游化诸方,乞食露宿,于寂静处安居修行,向世人宣说宇宙与人生的真理。“佛在人间”,这是一个充满人文色彩的佛陀观,充分显现出佛教的“人本”特点,始终把人作为修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这一次到台湾去,见到台湾那边的佛教事业办得很好。...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不忘初心,成佛有余

教界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修学上不去。原因固然很...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

寿刹那欺,身犹须臾质

我们的暇满人身确实非常难得,不管从闲暇还是圆满来进...

若堕恶趣,决定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

现在有些人的所作所为,若用因果的标准来衡量,后世获...

要想得菩萨保佑,要先自己保佑自己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

夏莲居居士念佛法语

深妙禅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

供养鬼神,能给你免灾难吗

如果你舍了佛、法、僧三宝,你能够再找一个帮助你的、...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

嗔恨心是把我们带往地狱的种子

对于我执,印度的寂天大师概括为在乎者,多伤害,非常...

真正的布施是为了求佛道

《阿婆陀那经》中记载:昔日在娑婆世界中,有一位国王...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