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本是凡俗,学会理解

达真堪布  2015/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本是凡俗,学会理解

很多人学佛以后,经常看别人不顺眼。其实人都会有烦恼和习气,但有的贪心重,有的嗔恨心重,有的嫉妒心重,有的傲慢心重……这是正常的,因为都是凡夫嘛!

有的人嗔恨心特别重,经常生气、不高兴,这是正常的。你就知道:“哦,我们都是凡夫,都有烦恼,但他的嗔恨心比较重,所以他有时候生气,正常。”这叫做理解,这样就不会发生矛盾。

还有的人贪心重,今天想吃这个、明天想吃那个。这也是正常的。“我们都是凡夫,都有烦恼,但这个人的贪心比较重。通过学佛、修行,都能慢慢改变。”心里能这样想,这叫理解。你能理解他了,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和矛盾了。

有的人嫉妒心特别强。别人得到赞叹和利益,他可能会在背后说一些坏话,这也是正常的。这时你也不要随声附和,就想:“哦,这个人嫉妒心比较重,开始嫉妒了。”这叫理解。

有些人傲慢心重。稍有一点世出世间的功德就傲慢,看不起这个人,看不起那个人。你也不要这样想:“这人怎么这样?”应该想:“哦,我们都是凡夫,只是他傲慢心比较重。”这叫理解。

有的人愚痴,什么也不明白,傻乎乎的,或者颠颠倒倒的。这也没什么,正常!“哦,他就是比较愚痴。”这叫理解。

所以,大家应该这样去思考,这叫理解对方。这样就不会有那些矛盾、烦恼。如果大家在家、在单位、在任何地方都能这样去换位思考,就没有问题了。看问题要全面,而不是从单独的一个角度或一个方面去考虑,这种能力叫智慧。这样才不会有烦恼,也不会有障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远离愚痴者,交往贤圣人

远离愚痴者 交往贤圣人 敬应尊敬者 此为最吉祥 -- 《吉...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问: 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赞美的魅力

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

融化冷漠的坚冰

2012年过去了,新世纪已走过了13个年头。13年,在神州...

无法管理自己如何领导别人

伟大表现为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我经常跟王石出...

观察他人缺点比具有缺点的人更有过患

我们常常会很轻易地发现别人的缺点并因此而起烦恼,这...

儿女的命运,要靠他自己的福报和业力

印度的波斯王有一个女儿叫善光公主,聪明端庄,在皇宫...

把佛法融入生活中学习中

很多学生学习吃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成绩也不好。...

达真堪布:不要执着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是,所有的境都一样,如果你去执...

如何对不喜欢的人发慈悲心

问: 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发慈悲心真的很困难,怎么办?...

弘一大师《经典法语集》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

期望鬼神给你报吉凶,这恐怕要入于邪道了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

多念无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

里边有这五鬼,外边的鬼也就来了

这叫五鬼闹宅,你里边有这五鬼,外边的鬼也就来了,所...

恭敬得延寿

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

只教用功法,莫炫己境界

川中每出异人,有刘某者,皈依宝一法师,宝一庵中有湖...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七种人不能吃花生

没有人不认识花生的吧,也没有从来没有吃过花生的吧。...

海涛法师《众生的佛性》

首先感谢逢甲大学的邀请,能把佛法传播于校园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