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追求名利的同时,快乐只会越来越远

学诚法师  2015/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追求名利的同时,快乐只会越来越远

人生的际遇是由业果决定的,这一生有福无福,取决于过去有没有积福、造福。因果通三世,今生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世的因影响,而今生的行为又为来世种下了种子。生命中不要怕被人看不起,只要自己好好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人生大多是目标是追求成功。什么是成功,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很多人把“人生”就理解为这一生,而这一生最终的归宿是死亡,所以人们会尽力追求有生之年的快乐;然后,又把“快乐”定义为满足这个身体:吃好、睡好、玩好;而满足这些享乐的直接途径似乎是财富、地位,所以人们拼命为了名利而挣扎。

但是,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快乐不是离得越来越近,而是离得越来越远了。即使满足了自己的欲望,那种快乐也不过转瞬而逝,更多时候我们是被莫名的厌倦和烦躁包围,于是我们感叹:真正的快乐只存在于童年。其实,步步回溯我们迷惑的原因,根源在于对快乐的理解、对人生的认识。

其实,我们反观自心会发现,想解除他人的痛苦而劝解是悲心;若因看不惯而劝诫是嗔心;若因对方不接受而生气,认为“我好心劝你,你还不领情,真是无药可救”就是执著;不分时机、对象、场合去劝解是缺乏智慧。所以不是简单的“执著”与否的关系,而是要认得自己的心相,向着悲智兼具的方向努力。

佛法告诉我们,人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身体只是五分之一,人真正的生命在于心识,快乐与痛苦的根源也是在我们内心,心若平静、纯净、安定,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深层的快乐;对人生看得越远、越宽广,内心也才会越清明、坚定。对于修行人来说,“成功”就是“成就慈悲与智慧的功德”。

一切都没有,我们往往习惯用妄想的丝给自己织一个牢笼,把自己的心紧紧绑住“作茧自缚”。培养正念就是消解妄念,如同阳光照耀冰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行善的人快乐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

学会承担

有一个商人,带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上路。马悠哉悠哉的...

人生为什么不能十全十美

经云:财富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长寿从慈悲中...

人贵五品

第一品:认错 人常常不肯认错,凡事都说是别人的错,认...

八个人生经典问题解析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公园里因为不甘而哭泣。一个哲学家...

【推荐】人生观的四个层次

人生观,本是哲学名词,是指对于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此乃往生之要关,诚念佛之妙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解脱者的风骨

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

对子女们偏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问: 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

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

网友: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 学诚法师:世间法教人...

净业三福,变化气质

南无阿弥陀佛!尊敬的李木源林长,尊敬的诸位大德法师,...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

女人7种补气血美容的食物

气血充盈,面若桃花。气血对于女人来讲十分重要,因为...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希望师父能慈悲...

嘲笑他人得现报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车上,偶见一位坐在车后的女...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