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净界法师  2015/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譬如说我们去思惟一件事情,万法唯是一心,的确我们很难去了解,因为我们凡夫的思想都是向外攀缘,我们认为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真实性的。

彻悟禅师告诉我们一个思惟方法:怎么会有凡夫呢?这个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就是「一念不觉」。

就是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在这宇宙万有当中,本来都是毕竟空体,没有正报的有情生命,也没有依报的无情,都没有的,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怎么开始会有生命产生呢?

在《楞严经》说,就是一念不觉,就是最初的那一念清净本来的本性当中,动了一个念头。好!这个无始无明一动了以后,无明缘行,行缘识,就在这个地方,就从一切法毕竟空当中,就创造了一个生命出来,一开始是先累积了一个业力,从这个业力当中,就把这个虚妄的果报给创造出来。

这个虚妄的生命果报什么时候结束呢。

它的生起是一念不觉,一直到你不断的修行,从外凡到内凡,然后到见道位。见道位以后,初地、二地、三地…十地,到等觉,等觉菩萨的时候,你最后坐在菩提树下,一念的相应慧,就在金刚喻定,你进入甚深禅定当中,生起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一念的相应,突然间把无始无明给破坏,这个时候,你整个有漏的生命完全消失掉,就是完全是清净法身,又恢复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彻悟禅师说,我们思惟在整个有漏的九法界,这样子流动,三大阿僧祇劫的生命当中,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狗,慢慢慢慢到了圣位,到初地、二地、三地到等觉,这么一大段的九法界的生命之旅,前面是毕竟空,后面也是毕竟空。最初是一念不觉,最后是一念的相应慧,头尾都是一念。

那这个中间是什么,你最初就是那一念,最后也是那一念的觉悟。一开始是那一念的迷惑,把有情众生的生命创造出来,最后是学习佛法以后,一念的智能的光明,把整个九界的有漏生命完全息灭了。你头尾都是一念,当然这些中间的身心,都是你这个念头不断的变化,它剎那剎那变化,剎那剎那变现身心世界,就是这样,生命体就是这个念头的流动而已。

唯识学说:万法唯识。

宇宙间一切的因果,就是建立在我们剎那剎那这个流动的心识当中,变现出来的,无我无我所。但是因为你心识的流动,不断的造业,不断的现果报出来,离开了现前的一念心,是无有少法可得,这个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若因若果,唯是一心,万法唯是一心。你要知道这个观念才可以修观,为什么呢?

因为你知道万法唯是一心,你就知道心净佛现,你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一定要心净,而境界不是从外面而来的,是你内心所变现的,所以你才能够不生取着。

你知道你这一念心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毕竟空当中,它不是断灭,你一动,就是一个因缘;你念佛,它就创造一个如梦如幻的佛的功德;你念三恶道,就创造一个如梦如幻的三恶道法界出来。这一切的法界,就是这一念心如是的造作、如是的显现,都不离开这一念心。

这是整个大乘的殊胜,万法唯是一心,这个是很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珍视每个众生的生命

对每一个众生来说,生命都是最珍贵的。你杀害了它的生...

孙俪:信仰让我更尊重生命

信仰让我更尊重生命 孙俪短短的发型利落又俏皮,简单...

别让心掺杂了投生阿修罗道的因

阿修罗,又名非天,是喜妒善战的神祗,因为他们总是与...

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一日,世尊以...

倘欲即生了脱,当专主净土一门

阁下欲了生死大事,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

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说,他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

何谓三界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

在生命的尽头,这些东西还有用吗

地球,根本无法满足人类所有的欲望。中国人口众多,如...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

别忘了感念自己的福报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他不...

关于戒杀的问答

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戒杀,它们就繁...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

人的四个存折

第一存折:健康 人们都是渴望成功和快乐的,他们给自...

鳖谋猴肝失挚友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四季养生应吃的食物

春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