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何谓三界

2015/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何谓三界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

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佛典中称为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界。又曰真如,因同一体性故。宇宙即世界,分有情世间、器世间二种。有情世间,即有情众生,由前世之业力所招感的身心,即有情自体,五蕴假和合,成人天鬼畜等,别名有情世间。器世间,是有自体可依止之山河大地等。有情世间是正报,器世间是依报,容受有情故名器。世间:世为迁流义,破坏义;间为中隔义,一切有为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谓为世间。

此世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又分三界有情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或加阿修罗为六道。界者,持义,各持自相;又种族义,自类相通;又差别义,彼此差别,不相混滥。道者,道途义,众生轮回往来之道途。或有五趣,趣是所往义,众生业因差别所归趣处。

一、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别。

地狱:不可乐,又云苦具、苦器、受罪处。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根本地狱有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

近边地狱:十六游增地狱。即八大地狱中,每一地狱又有十六小地狱增其苦处,则为一百二十八,加八大为一百三十六地狱。

孤独地狱:由各人别业所感,独在虚空或山野等。

鬼:鬼类中饿鬼最多,五趣中鬼就在饿鬼说。常受饥渴名饿,恐怯多畏名鬼。

畜生:又云傍生傍行之生类,背负天,披毛戴角,多足无足等。

人四洲:多思虑故名之为人。人处有四洲之别。中须弥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由有情业力,从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冲激坚密不动为妙风轮。次起金藏云遍布虚空,大洪雨降注风轮上,结为水轮。次起风,击此水,令结成金,为金地轮,于金轮上有九山,须弥山(译云妙高)处中而住,出水八万由旬,入水亦然。此高山外有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七重金山围绕之,是为一小世界。须弥山与七山间,各有大海,名为内海。七山外有咸海以铁围山为限,此为外海。外海即咸海,四方有四大洲,亦云四天下。

(一) 南赡部洲,此洲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

(二) 东胜神洲,身形胜故。

(三) 西牛货洲,以牛为货。

(四) 北俱卢洲,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日月升起,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洲日中,西洲日出。

六欲天:天是指住上界之生类,乐胜身胜,清净光明,世间无比名为天。六天有欲名六欲天。

(一) 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有东持国天、西广目天、南增长天、北多闻天。

(二) 忉利天,又云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四面各有八天,中央是帝释天。

(三) 夜摩天,译云时分,彼天处时时多分快乐。

(四) 睹史多天,译云兜率即喜足,于自所受五欲乐生喜足心。

(五) 化乐天:自化诸妙欲境,于中受乐。

(六) 他化自在天:于他化诸妙欲境中,自在受乐。此天能夺他所化而自娱乐。亦是四魔中之天魔。魔者,夺命、障碍、扰乱、破坏。

四魔是:

(一) 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

(二) 阴魔:色等五蕴能生种种苦恼。

(三) 死魔:死能断人命根。

(四) 他化自在天魔:能害人善事。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宫,魔王波旬(恶者)居之,非他化天王。

六天中,四王、忉利、依须弥山而住,名地居天。余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释是四王、忉利二处天主,他化自在天王为欲界主。

二、色界

色,质碍为义。此界有情不但无男女欲,复离段食,寂静清净,唯有胜妙之形色,正报的色身,依报之宫殿国土殊妙精好名为色界。欲界虽亦有色,然彼欲胜但言欲。有色诸天修四种禅定所生之处,因禅定有四种浅深,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

初禅有三天:

(一) 梵众天:大梵所领所化。

(二) 梵辅天:大梵之辅相。

(三) 大梵天:广善所生。此三天离欲界欲,寂静清净故称梵天。

二禅有三天:

(一) 少光天:谓此天内光明最少。

(二) 无量光天:光明转增其量难限。

(三) 极光净天:光明胜前。又称光音天,以光为语,口出净光。

三禅三天:

(一) 少净天:意有乐受,离喜受乐为净,净不及上位名少净天。

(二) 无量净天:此净转胜其量难限。

(三) 遍净天:此净周遍。

四禅八天:

(一) 无云天:前诸天依云而居,此天依空而住。

(二) 福生天:有胜福力。

(三) 广果天:果报最胜。又有于此立无想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名无想。为广果天摄,无别处所。

(四) 无烦天:无烦杂。

(五)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诸热恼。

(六) 善见天:见极清彻。

(七) 善现天:果德易彰。

(八) 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无有处能过于此。后之五天为五净居天,是三果圣者所生之天处。或于色究竟天上立大自在天居色界顶,主大千界有大势力。

三、无色界

此界无形体之相,欲色并离。正报唯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无有色身。又无依报之国土,唯有以识心住深妙之禅定。无色故不能定其方处,因果报胜前,在色界上,此界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禅定寿命胜劣有殊差别有四:

(一) 空无边处天:厌色而作空无边际之观解。

(二) 识无边处天:厌外空而思内识无边际之观解。

(三) 无所有处天:厌识而思无所有之观解。

(四)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心胜妙,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思想故不同无心名非非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

大安法师:不要怕自己根机愚钝浅陋

省庵大师是非常苦口婆心的,对这些正面来劝勉,不要怕...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得到人身

断除十恶业,修持十善业(不杀生,断除杀生,爱护生命...

【推荐】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

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得去妄念? ...

截断世人生死路,别开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们讲讲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订西方公据》后面,收...

一念贪欲成猪身,一念瞋心变赤蛇

姑苏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阴隶,每数日,辄往值班。邻有...

佛教四众弟子的称呼及含义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

「空」的含义

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如...

消除世俗心生起清净心

许多人虽然人进入了佛门,但心很难进入佛门,世俗心特...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开示了念佛人如何...

人生有三愿就足已

台湾清华大学的赖建成教授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说人生有...

圣严法师《处处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

禅师们的胆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