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心律法师  2011/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这句佛号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甚至有时人们还开玩笑似地自己常常合掌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但并不是所有口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甚至有些老人虔诚地念了几十年“南无阿弥陀佛”,竟然也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究竟作何解释。

“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可直接译为:归向于、礼敬于……。

阿弥陀佛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的名字,阿弥陀佛,简称“阿弥陀”或“阿弥”,均指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如来”,也即“释迦牟尼”。因而,阿弥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翻成中国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就是无量觉的意思。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

归纳起来,阿弥陀佛的意义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四十八愿,这就是无量觉的浓缩;若将之展开,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因此,我们可以说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而《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但《无量寿经》还只是略说,再详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有没有更详细的?有,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细说。诸位要是能从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就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

所以,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就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念到了,在佛法里可说是大总持法门。总持就是现在所讲的总纲领、总原则,“南无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受持这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决定成就,决定得生。

如同人有别称一样,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方面有关,一种与寿命方面有关,前者总称“无量光佛”,后者称“无量寿佛”。

“南无阿弥陀佛”可以简单解释为:向阿弥陀佛致敬!除了这种狭义的解释外,在广义上,“南无阿弥陀佛”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

什么是有觉悟的人呢?这可以分为两种层次:

一种是低标准的有觉悟的人----“度己”,即从自己做起,断恶修善,遵纪守法,淡薄名利,积功累德,清净放下,随缘(缘起、缘聚、缘散、缘灭,“诸法从缘生,还从因缘灭”)而不攀缘。

另一种是高标准的有觉悟的人-----“度己度人”,除了自己修持成为觉悟者之外,还要帮助别人成为觉悟者,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弘扬佛法,慈善布施。

常念这一句佛号,就是要恭敬阿弥陀佛,要皈依阿弥陀佛,更鼓励我们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导,成就圆满菩提。

恭恭敬敬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对人事物,他就是阿弥陀佛。能把一切人事物都称作阿弥陀佛,我们的清净平等不难恢复。清净平等觉是自性弥陀,只要恢复清净平等觉,西方净土就是我们自性净土,决定上品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

理一心不乱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乱,始知莲华行树,种种庄严,并非心外。何...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11个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

天堂与地狱

人常说做坏事下地狱,地狱有种种苦刑;做善事则能升到...

佛教「四大天王」的表法含义

走进佛寺大门,你会看到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天王殿...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惜福长寿,奢侈短命

从前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又同年...

如何对治宿业恶疾

光粥饭僧耳,一向率真,绝不肯虚誉人,亦绝不愿人虚誉...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

为什么有些人遇到不顺心事就生退心

问: 有一些人刚开始修行善法都很进步到后来或碰到不...

星云大师《焰口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由于您藉面然鬼王的缘起,为阿难尊...

大安法师: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