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大安法师  2019/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句话是念佛法门的一个最高理则,也是感应道交的一个理论基础。

由于佛法身的功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要在凡夫层面展开他的相状,就体现在佛的“相好”上。只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才能够表达佛法身的功德。

这一句佛名中具足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功德,当我们念佛、想佛时,我们想佛的心就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就能够使内心本具的相好趋向于弥陀的相好,所以念佛能够使我们庄严。

“心作心是”,这个心实际上是没有的,心是仗缘而生、仗境而有的。所谓“一心具足十法界”,即四圣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与六凡法界“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

什么样的心生什么样的境,十法界在我们的念头里面都具足,而且它们之间是呈现显隐的关系,一个法界显出来,其他九法界就隐下去,那显什么隐什么,这就看我们怎么做。

如果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佛法界就现前,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都是佛的法界,当佛法界现前时,其他九法界就隐下去。

现前的这个名号,当我们系缘它,就是真如熏无明。因为这个名号就是真如,真如是光明的,空有的,所以它熏染我们心意识的无明,就会转化。其实修行的过程就是熏习的过程,熏习一个种子出来就是转八识为四智。

“是心作佛。是心就是佛”,这是一个很奇妙的格式。如果我们的心安立在这六字洪名上,就等于是安立在无上正真之道上,就等于安立在一真法界上,安立在佛法界上。

当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一切种智——遍知法界事理因果的智慧,就从我们念的每一声佛号里面涌现出来。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念佛名号开发的是我们本具的如同阿弥陀佛一般遍知法界的、像大海般深广的智慧。

何以故?这个智慧就是无量光,佛名号里面具足无量光。无量光也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但是在我们的分别、执着、烦恼的遮盖下,透显不出来,所以要借助阿弥陀佛果地上名号作为强缘、作为本质境,来引发我们内心无量光的影象境,是这样一种关系。

当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念佛就“万牛莫挽”了。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说,如果对“心作心是”能够真正地理解,就是参学已毕,单刀直入了。他的偈颂里面有两句这样的话:“世间世出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这位梦东禅师(彻悟大师),是对自己法身慧命非常负责任的一个人,他遍览各种经典,了解各种法门;对世间的哲学、宗教,以及出世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思惟过一遍。

到最后,彻悟大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念弥陀更念谁!”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达照法师:三业修行

《法华经》里讲得非常好,哪怕就是举一个手或低个头,...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

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少年时代的玄奘大师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

宣化上人:少说社会应酬话

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了很多话,可是话说多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