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印光大师  2014/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如屋中虚空,纵极好的眼,也看不见有灰尘。若窗缝中照来一线之太阳光,则见光中之灰尘,飞上飞下,了无止息。而光未到处,仍然不见有灰尘。是知念佛时,觉得有妄想,还是念佛的好处。不念佛时,完全在妄想窠里,故不知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即无势可乘。若用刚法抵制,彼亦以刚法从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谓主人怕他,又必益加决烈。二者皆损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见不闻,彼既无势可乘,只得逡巡而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若能摄心,则妄念当渐渐轻微。(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徐彦如、轶如二居士书》)

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从朝至暮念,从朝至暮听。比贪多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悬殊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唐能诚居士书》)

问:心业未净,于往生有无妨碍?

答:功课宜专不宜繁,专易摄心,繁难归一。往生在信愿真切,倘无真信切愿,纵心能清净,亦难往生,不可不知。(《印光法师文钞三编·答俞大锡居士问》)

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着。能如是念,必有大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给大家说说众所周知的莲...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顺情而化,导入弥陀的大悲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1.生平 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

大安法师:忆佛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

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了什么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被草所缚的比丘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龟裂的泥土路愈来愈炙热,比丘们一...

婚礼途中做了一件事,意外改变了后续的发展

现代人的结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下的结果,但在早期的社...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

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诸位同...

诚实是做人处事的根本

做人要诚实,诚实代表一个人的人格、信用,所谓人无信...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