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各宗要略:天台宗

界诠法师  2020/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遂为此宗主要思想。陈时智者依此理居天台山,组成他的学说系统,为天台宗。此后相继有灌顶、智威、玄朗、湛然、道邃。道邃将法传日本,为日本天台宗之始祖。

二、判教

此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华严为显示;阿含为诱引;方等为弹呵;般若为淘汰;法华涅槃为归实,此是五时渐次。

八教分化仪、化法二种。化仪是指佛化导众生之仪式和方法,即顿、渐、秘密、不定为化仪四教。化法是五时说法的教理内容浅深不同,即藏、通、别、圆为化法四教。

三、教义

此宗中心思想为诸法实相论。万法千差万别的事相,皆是显示法性真如的本相。以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说明之。

1、一念三千

十法界(六凡四圣)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其余九界,为互界,每界具足十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为百界千如,而千如中各有三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蕴世间),为三千世间。此三千诸法,但在一念心中之所具,故名一念三千。

2、三谛圆融

三谛圆融又称一心三观。在修三观之前,先修三止,

(一)体真止:体真空,止妄相;

(二)方便随缘止:随缘历境,安心俗谛;

(三)息二边分别止:双寂空有。

三谛即空、假、中谛。本宗对万象以三谛来说明,观一切现象皆假为世俗谛,现象本体即空为真谛,虽假而空,但有妙用,作如是观为中道谛。

依此三谛修三观能断三惑(见思、尘沙、无明)成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证三德(法身、般若、解脱)

在行果上,从凡至佛有六种位次:

(一)理即佛:众生皆具佛性;

(二)名字即佛:闻三谛之妙理于名字中了达一切法皆佛法;

(三)观行即佛:依名字起观行,言行一致;

(四)相似即佛:观慧转明,相似见道;

(五)分证即佛:观慧增盛,破无明见佛性理;

(六)究竟即佛:断无明显法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

何谓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斌宗法师《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

结界洒净的方法

一讲到结界啊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一般说的洒净。很多佛...

从僧衣看佛教三千威仪

前往寺院参加法会时,你看到的法师身着祖衣,威仪具足...

慈悲充实了生命

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

富贵虽乐,但一切无常

不管在任何时代,慈禧时代、宋美龄时代或是今天的时代...

慈济的十条戒

也许人都知道参加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的会员,就是为了...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

佛教放生的问题与建议

一、经典与理论依据 佛教的放生活动,首先源于佛教经典...

律航法师: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

【推荐】「怨亲平等」的道理何在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

水陆法会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佛寺都会举办水陆法会。那么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