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辨别随缘与攀缘

学诚法师  2015/08/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辨别随缘与攀缘

网友:什么是缘分?

学诚法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网友:世间情皆缘。如何把握好惜缘,不攀缘?

学诚法师: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就是攀缘。

网友:请问主动去参加放生与绝不主动攀缘这句话矛盾么?

学诚法师:攀缘是指强求外在因缘,执着于果相,与积极主动造作善因善缘完全不同:前者是在外境着力,后者是于自身努力。

网友:请问到底什么是攀缘心呢?

学诚法师:攀缘心,就是不断向外追逐、寻求的心。

网友:我听说要随缘,不要攀缘。但是我去寺庙也好,搜到您的微博也好,都是我主动的。这属于攀缘吗?是不是要等到不经意地遇见,才叫随缘啊。望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随缘绝不是指自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而是善于利用现实因缘更好地努力,着重点仍然是在自己身心上。譬如,法师有开微博的因缘,就随顺这个因缘,利用微博亲近佛法,这是很好的。攀缘,是指忽略自己的发心和努力,一味寻求外在的因缘。

网友:我本来是想问感情的问题,但我怀疑学诚法师有他心通给那位男生已经讲了,就是“痛了,你就放下了”,没放下可能是因为还在能够忍受之中吧。我想问一下,随缘之中的执着,与攀缘之中的执着,有什么不同?怎么判断随缘还是攀缘?

学诚法师:随缘和攀缘,比如说有一天,有一个小和尚在扫地,每天扫地,树叶都掉下来,然后另外一个小和尚走过来,问他:“每天扫地辛苦不辛苦?”

他说:“辛苦也需要扫。”

“那告诉你一个办法,可以不扫。”

“你说怎么办?”

“你到树上,把所有树叶摘掉。”

全部把它摘掉就是攀缘,每天树叶往下掉就是随缘。

网友:佛教里面很强调随缘,不但没有缘分不要去强求,即使有缘的话,你也要破除有缘,这一点就很让人迷惑了,就是如果有缘的话,为什么不能去追求呢?难道说这只是因为正是有缘,你就不去追求?

学诚法师:人在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缘。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条件,条件决定我们的处境。以我们来到寺庙里面来讲,需要车辆,需要敏锐的发心,我们庙里面要有场地,等等,这些条件具足了,我们才能够在这里交流。随缘不是说和我们自己的人,和自己的发心对立起来看待。我们在这个世间,在很多的情况下,都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条件的作用,你超越不了。比如你们从那里到这里,如果没有交通工具,那你可能半天都走不来。

如果从广州来,从上海来,你走路肯定不愿走,就需要坐飞机、坐车。佛教里面着重讲的缘分就是条件,并且这个条件也是在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我们交流见面一样,本来是安排在2点,因为今天事比较多,客人要接待,因此推迟到3点,那你要随缘呐!你也不可以不随缘,要么你就会烦恼,要么你就没有办法参加。如果你随缘的话,就没有烦恼,就能够学到、听到其他不同的内容。那么,我们怎么去面对现实中所有与我们有关的条件,就是都要去随喜,都要去感恩,都要去重视。

网友:早上一直在纠结一个词“随缘与攀缘”,是不是无分别的,正当的,顺他的,就是随缘;利己的,执着的就是攀缘?

学诚法师:随缘,是在自己身心上努力,根据外在因缘条件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做法;攀缘,是在外境上追求,忽略了自己的发心和努力。

网友:法师好,请问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应该怎样理解呢?

学诚法师:心的方向要把握住,宗旨不变、发心不变,才能谈得上随顺因缘去发展。一味随缘,就容易随波逐流;绝对不变,就容易脱离现实。不变与随缘,就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网友:修行是随缘好还是刻意追求好呢?

学诚法师:修行要有宗旨、有目标,方向明确,步步踏实。随缘不等于随便,初学必须刻意去努力,才能突破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真堪布:修行人接受别人的布施会消自己的福报吗

问: 很多修行人不敢接受别人的布施,怕消损自己的福...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

达真堪布:学佛好几年了为何还没成就

现在很多人都学佛修行,也特别精进,但就是没有正确的...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

对待坏人应该是嫉恶如仇还是包容随顺

问: 佛弟子对于恶势力、恶现象、坏人坏事应该是嫉恶...

在生活中随遇而安

人生,谁也不能预知未来会遇到什么,随遇而安,就是一...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为什么十方世界难与极乐世界相媲美

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陀罗尼经》的记载 据《七俱胝佛母...

每个的灵性苏醒,都需要时间

以前我父亲不信佛,我们烧香拜佛吃素他都要骂,记得第...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宣化上人:华严经所在处就是佛所在处

华严经,也就等于虚空里边的祥云,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未来比过去更美好

江苏江都人,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

念一句佛菩萨名号,功德无量

何以故,诸佛具足万德庄严,诸菩萨六波罗蜜以度无量众...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