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在生活中随遇而安

2012/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谁也不能预知未来会遇到什么,随遇而安,就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

现实生活里,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期而遇”,一些“事从天降”,一些“无可奈何”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我们不具备超脱的心性,我们不拥有佛教的虚空,我们更不可能事事尽为自己所用。

既然,我们生在凡尘,所以“中庸之道”之中庸必为我们所首选。

而中庸之中又“随遇而安”最为适用,随遇而安,不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而是在各种环境中,人们所拥有的平和心态,即:“逆境不悲,顺境不喜,不尤不怨,不争不弃,用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成败”。

生活中,随遇而安决定我们心情,随遇而安绝不是自暴自弃的随便,也不是无原则的随意,是遇事想开些,见利欲望少一些,心情舒缓一些,从而让自己安静处世,舍弃自如。

而心情又决定你的幸福程度,心情快乐了看一切都是美好的,不会为一时的不平或者愤愤而失去了理智,做出一些后悔的事情,置幸福于不顾,打破安稳的生活。

事业上,随意而安决定我们的成败,做事随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保持一颗平常心。俗话说:“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也是争抢不来的”,若要逆而行之,那么,到最后也只能伤了别人毁了自己,生活变得一塌糊涂而不可收拾。

对于理想,随意而安不是不追求,不是一味慵懒随天,是一种难得糊涂,是一种淡淡而笑的豁达和自然,是一种潜在的幸福观。

他可以让我们精神上不迷茫,给自己留有回旋,是一种失败了不至于心灵不安的自省,是一种贫贱都快乐的品质。

不偏见,不固执,该认输的时候要认输,不能逞能,该认真的时候必须认真,不能糊涂,毕竟我们不想为自己一时不理智的决定而无法弥补,要在随遇而安中学会自知。

随遇而安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坦然,怡然,不患得患失,有“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坦荡。而世事无常,既然无力改变,不如静面直观,如果什么事都要争个第一,多数会不如所愿,以杯盘狼藉而终。

现实生活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自然的该来总会来,该去的也总会离去,来去平常,只安于现在。

遇到困难,等待机会,理解平凡,理解无常,相信从从容容才是真,乐观、自信、从从容容有时候更容易走出人生的困境。

世界上无奈的事情很多,需要追求的东西也很多,不抱怨,不怨天尤人,从容面对,平静生活,少些冲动,多些安然,就会少了烦恼,多些幸福。

对自己无能为的事情,只能静观其变,为不战而战,也许,随意而安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遇而安不是无欲无求,而是一种见招出招,适应环境的修为,是一种安稳度日的历练,是一种在取舍之间寻求知足的人生态度。

随遇而安不是物我两忘,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平和,豁达,切不可落入俗套,成为一种堕落。

顺意人生,安然生活,做到随意而安,我们还需不断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吃葡萄的哲学

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

证严法师:发挥自己的功能才是人生

人要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

从坛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爱泡泡菜,其制作的关键就是要把蔬菜装在坛子里...

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本是一位禅师的名...

你在追求快乐吗

人,有情商高的,有智商低的,有福报大的,也有福报小...

别人无法窃取你的10样东西

你所拥有的一切可能都会丢失,包括你的财富、青春,你...

改变你的磁场

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

若堕恶趣,决定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

现在有些人的所作所为,若用因果的标准来衡量,后世获...

夏莲居居士念佛法语

深妙禅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

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快乐

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目前...

狐狸报恩

很久以前,有五百只狐狸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狐狸经...

蔡礼旭老师:领导者的智慧

君臣有义,君臣用现在的话讲叫领导人跟被领导人的关系...

修行人不要说狂话

修行人,别说什么你有真正的定力,你若想有真正的定力...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

胜鬘夫人的故事

胜鬘夫人,出自佛教经典《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法布施里面最大的功德

用净土法门来劝勉众生,这是法布施里面最大的,于是功...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 言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

追求欲乐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问: 许多世间人无时不刻在追求欲乐,这会带来什么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