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圣严法师  2011/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好象没有什么重心可言,内心常感觉到空洞无聊,即使是看电影、唱KTV、打保龄球、登山、旅游,有种种的休闲活动和娱乐,仍然没有办法弥补内心的空虚,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现代人的情况如此,古代人也差不多,我相信未来的人也会有这种情况。可以说这种空虚感,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的。为什么会空虚?什么叫作空虚?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就会感到空虚。很多人日子一天一天过,好象就是为了把肚皮喂饱,让身体有地方住,满足了衣食住行所需,就觉得够了。仿佛「开门七件事」,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可是当饭吃饱了,衣服有得穿,房子有得住,也有自己的车子了,日子过得虽然不是最好,但还过得去的时候,就开始思索人生究竟还有什么呢?如果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心中茫茫然的,空虚感就会出现了。

空虚的原因,往往是无聊和无奈。像一条在茫茫大海里的船一样,没有尽头也没有方向,又没有大风大浪的刺激。好象随便往哪边开都是一样,即使不动也无所谓。只是,不动时好象没事可做,动了又觉得不是自己的方向而感到无聊,最后陷入一种茫茫然的空虚感当中。有这种空虚感的时候,无论是打保龄球、看电影、喝酒、去卡拉OK、看MTV等,各种各样刺激的娱乐,都不可能给你一种真正落实的安慰感,不过是暂时麻醉了你、刺激了你,让你的感觉因忙着一件事情而产生移情作用。一旦时间过了,空虚感又会回来,实际上内心永远是空虚的。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想求的求不到,希望获得的得不到,一次一次的落空;想要努力又努力不上去,想要往上爬也爬不上去,日子就会过得非常无奈、难过。

曾有人跟我学佛,一开始就说:「师父,我要修行。」我说:「好呀,你打算怎么修行?」他说:「我要出家。」我说:「好呀,让你出家。」出了家以后,他天天希望受戒。于是,我就让他去受戒。受了戒以后,他又天天希望开悟。偏偏开悟这件事,不容易如其所愿。结果,有一天他对我说:「师父,我想我不适合出家,也不适合修行。我觉得很无聊,一天到晚,一天一天的过。我是在家人的时候,也是过日子;出了家以后,也是这么过日子。还是一样吃饭、睡觉、上厕所。我现在觉得很无聊,我想我不适合出家,还是回家好了。」

这种人的空虚、无聊,就在于他不断追求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东西,可是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永远都有更好的东西在前面。只有追求到最后进了棺材,才会告一段落,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了。即使是这样,临到死的时候,他还是会觉得空虚,因为:「要的东西还没有追求到,怎么就要死了?」以我个人来说,身为一个学佛的人,我觉得人生非常充实,非常踏实。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我现在所作所为的目的是什么,也知道我现在接受的一切是为了什么?这都是因果而来的:现在所得,过去所造;未来所得,现在所作。现在我得到的就是过去的因果,而我现在的所作所为,我的努力,都是为了准备好我未来的方向。

当一个人的生命没有目的,欠缺意义,生活便会显得十分空虚,甚至像行尸走肉一般。我曾经说过,人生的目的是来受报、还愿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则是在于奉献,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增长福慧。

如果真有这样的体会和这样的实践,你的生活或生命,一定不会是空虚无奈的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有深度的十九句话

【第一句】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

素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您知道吗?要使奶牛产奶的话,她必须要产下小牛才行。...

【推荐】人生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我们一定要视之为身世无常,幻缘虚假,这是一种无常败...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劳更要能任怨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

用爬楼梯来比喻人生

现代的社会,医学发达,生活素质提升,在先进的国家里...

十修歌

十修歌 一修人我不计较 二修彼此不比较 三修处事有礼...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

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

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

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

如何处理争执不下的状况

与人相处发生问题时,可以当成是对我们智慧的一种考验...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

世间苦乐无常,不要患得患失

世间的苦乐是无常的,不会有永恒的痛苦,也不会有永恒...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江西青原山,有位降虎伏蟒的大修行人

导读: 释体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项城人,1924年4月...

【推荐】「怨亲平等」的道理何在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

怎样让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达到最高

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自身...

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的现世报

地藏经上有一句话,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就是说...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

佛经中有云:生活中,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有: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