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印光大师  2015/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何以高门每出饿殍乎。世之最有力能得好地好宅者,莫如皇帝,何皇帝每多寿短。自汉以来,无有过四百年者。贫人众苦交集,又欲得吉宅吉穴而不得,是欲免苦,而又自设法以令苦更深远也。汝但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一心念佛,展转劝人。依一函遍复为之劝化,当可业障潜消,善根增长。光为汝忏,何若汝自己竭诚尽敬以自忏之为愈乎。人之将死,务须助念。人之将生,亦须令产妇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傍边照应之人,亦为大声助念,则决无苦痛难产之事。即难产将死,令彼产妇自念,及全家,或在产室,或在别屋同念,亦可不久安然而生。

汝欲转祸为福,当以此一函遍复之事,逢人即说,较彼另修住宅,另移祖坟,为有益无损也。世人不在心上求福田,而在外境上求福田,每每丧天良以谋人之吉宅吉地,弄至家败人亡,子孙灭绝者,皆堪舆师所惑而致也。若堪舆师知祸福皆由心造,亦由心转,则便为有益于世之风鉴矣。又堪舆家,人各异见,凡古人今人所看者,彼必不全见许,以显彼知见高超。实则多半是小人之用心,欲借此以欺世盗名耳。试看堪舆之家,谁大发达,彼能为人谋,何不为己谋乎。光老矣,目力衰极,以后不许再来信,来决不复。(文钞续编·复昆明萧长佑居士书)

问:地理学说甚繁,精通此术靡易,地理不精,择地犹之未择,精择其地,而不精择其心,终至变吉为凶,虽得仍同未得,所谓若无心田,亦无福地也。世俗但讲地理,不讲天理,只虑风水有伤,不虑报应不爽,事有拂意,便咎地理之不精,虑彼碍此,无事生事,往往酿成恶剧,忘本逐末,比比皆是,较之不讲天理,并不讲地理者,为弊更甚。奉佛之人,为防微杜渐,力矫俗弊计,如遇造坟建屋,是否随缘相宜位置。但依佛理,存天理,不依俗理讲地理。

答:虽不力讲,亦不宜完全不令地师一看。所谓先尽人事也。若长年养瞎眼之地师,皆是不依天理,不明地理之狂妄人。(三编·答卓智立居士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修持药师法门得五种福报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

让我们的心更开放、更宽广、更包容

我们学佛后肯定会与以前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佛法会...

如何才能迅速积累福报

各位活在这个世间很重要,你要帮助别人,为了要帮助别...

守戒太难,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

问: 祖师曾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尤其是末法时代要守清...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

因果才是最究竟的算命

有些人身体不舒服了,或者有什么不好的感觉,就去找仙...

心灵的营养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现在大家都在讲究营养、讲究卫生。...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

以肉来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可谓不遵父吃肉...

持经利益随心论讲记

今天我们首先讲几则亵渎三宝遭恶报的事例,然后再讲解...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

用布施来解放自己的贪婪

很多人享有福报的时候,常常心存骄慢,不管拥有多少,...

圣严法师《心自在和身自在》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

淡然面对一切

关于清政府任命刘铭传为台湾总督,有一段小故事: 当时...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喝茶的十个益处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

今天就应该为明天做准备

把握现在,在今天就应该为明天做好准备,钱财物资要准...

四大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