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以善摄恶,治贪欲病

惟觉老和尚  2015/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善摄恶,治贪欲病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只知道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心灵始终是贫穷的,将来还会堕落。如果起了贪心,就属于饿鬼道;起了慈悲心,乃至布施的心,就是菩萨、就是光明。

一般人多半都贪求五欲的享乐,在求取的过程中,由于贪念障蔽自心,看到他人胜过自己,就容易患得患失,乃至心生嫉妒。战国时代,孙膑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担心孙膑的名气超越自己,就藉刑罚残害孙膑。最后,马陵一战,庞涓兵败而羞愤自尽。

人生的贫富贵贱,是由于过去行善或造恶所感。假使以恶心追求名利,不仅徒劳无功,更难逃恶业苦果。一个人的福德,有些是前世修的,有些是现在修的。如果前世修善法、累积福德,今生只要稍作努力,一定是水到渠成。相反地,如果前世没有修善法、没有修福报,就得靠现在精进努力。第一、要从事正业与净业;第二、要积极地修善法、修福报;第三,要知惭知愧。只要能从这三个方向去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假使不起贪心,处处都以利他为出发点,就不会产生执着、烦恼,未来更能获得六根圆满、财富丰足的果报。

以善摄恶 治贪欲病

《大乘义章》里提到,贪有五种:一是色贪,二是亲戚贪,三是财贪,四是名闻贪,五是善法贪。

一、色贪。色,就是颜色、男女色。由于把色当作实有,产生执着,所以造作种种恶业。佛法告诉我们,要把爱变成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样不但没有罪过,而且心行平等、心量广大,进一步就能得解脱。古德说:“九孔流不净,如厕虫乐粪。”众生不了解这个色身是不清净的,所以产生贪爱。贪色重的人,就要用不净观来对治。

二、亲戚贪,就是眷属相爱、眷属相怜。如果在眷属当中起了贪爱、执着,心就染污了,心结、心垢慢慢加深,最后就会产生过失。有些人的亲人往生了,受不了这种打击,哭哭啼啼,最后眼睛哭瞎了,乃至于精神失常了。我们想一想,这就是心当中的爱结所产生的过失、产生的业障。

一般人认为眷属的贪爱很好,为什么说不好?不贪爱并不是不要,而是要互相护持、互相敬重、互相成就,以慈悲心、平等心来成就眷属的智慧、事业、功德、解脱,这就是大慈悲心,而不是贪爱心。

三、财贪。每个人都有贪心,一见到钱财,一定会起贪心、起执着,有了一万想十万,有了十万想一百万,有了一百万就想一千万……贪着钱财,悭贪不舍,就堕入饿鬼道。

无论是自己的钱财,或是别人的钱财,都不要去贪。贪心的人,什么糊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不贪心的人,自己有自己的主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是智慧。有了智慧,心就能够定、能够静、能够明。

一般人认为,从事任何行业,目的就是要赚钱。如果为了钱财而不择手段,乃至于巧取豪夺,表面上虽然是得到了财富,终究会得而复失,不但如此,还会造下许多恶业。儒家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不违背法律、道德及因果的准则来从事商业行为,就是正业、就是净业,如此一来,不但没有过失,而且还有功德。进一步修布施法门,就能对治贪财的心。

四、名闻贪,就是贪著名闻、名誉、地位。得到了名位,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所以不容易看破。例如,在公司里被分派一个职务,认为是一种挂碍、一个重担,但是派了别人,心当中又不高兴,认为别人没什么了不起。派了也起烦恼,不派也起烦恼,为什么?就是放不下,名闻贪在作怪。了解以后,就知道原来自己起这个烦恼就是名闻贪在心当中起伏,种子在心当中发芽,使心静不下来、定不下来。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可以藉着世间上的名闻因缘来成就一些功德、成就出世间法。如果你有这种能力、有这种德行、有这种福报、有这种志愿,又有这种因缘,这就是实至名归,人家自然会赞叹你、尊重你。假使没有这种因缘,千万不要去强求,不能故意去经营;即使强求得到了,也会得而复失。

所以,名闻也是一种贪心,怎么样对治?要知道世间法如梦幻泡影,用法空来对治,思惟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毕竟空寂。

以舍摄善 归于实相

五、善法贪,就是爱着善法、贪着功德,认为自己做了很多善事,将来一定会得到善果。一般人说“择善固执”,佛法也说“以善舍恶”,但是做善事是一个前方便,因为过去身做了很多坏事,口说了很多坏话,心当中起了很多恶念,现在就要转。怎么转?念念都是善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念天,用善念来转过去的恶念。过去恶口、两舌、妄言、绮语,现在用赞叹语、和合语、诚实语、清净语,来转过去的恶言。过去身造杀盗淫,现在起大慈悲心,不但持身清净,还要劝导他人,乃至于修六波罗蜜。

勤修世间的善法或出世间的善法,晚上作了好梦,梦到光明、种种瑞相,产生了执着,这就是法执,又是一个障碍,障菩提、障解脱、障涅槃。所以,第一步以善舍恶,择善固执,等到善念已经养成了,起心动念都是善念、都是为大众着想、都是为佛法着想,这就是善法成就。善法成就了以后,不要执着,百尺竿头再进步。

不执着,不是不修善法,而是仍然要修善法,修了以后不执着,看破、放下,用缘起性空,“以舍摄善”,那就是无量的功德,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如《金刚经》所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这念心归于菩提、归于涅槃、归于空性,就能得到出世间的无上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该你得的财,拿了就是灾祸

谛闲老法师讲过一个公案,在上海有个所谓的大善人死了...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

你为什么又不高兴了

恶业的形成,有些是通过身体造作的。比如杀生,杀害的...

金鹅的启示

我们要守住一念心,这念心最麻烦的莫过于贪欲。做人本...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原文: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人生的加减法

其实,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减法原则的。有时,放弃看似...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蔡礼旭老师:不接受孩子坏脾气的威胁

在家庭里谁当黑脸好,谁当白脸好?现在我以自己亲身的...

本焕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各位居士:你们大家好! 我看你们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人生十鉴

1、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其实那...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把48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

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警惕「卧室杀手」

卧室是我们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装...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