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大愿法师  2016/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觉悟者。他已经在内是深达我空而不执著于我,所以没有修福德的我相。在外是深达法空,所以无福德被我修,无能无所、无内无外、不贪不求,在法性中无住而住,修一切善法而无我人四相、无我人四见,所以说诸菩萨不受福德。按照经文来说为什么后面这位菩萨只是对《金刚经》有体悟,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他的功德就胜前菩萨呢?因为,这位菩萨不受福德,所以就福德殊胜。这个不受福德不是不要福德,也不是不修福德,而是不贪著福德,不执著于福德之相。

接下来佛开示: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就是说,不受福德不是不要福德,更不是说不修福德,而是说菩萨对于他所修的福德,心不贪著,所以名之为不受福德。从心这个角度来说不受福德,从相上来看是不断地在无我利他。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了,不贪著福德是菩萨的大智慧,知我空法空,心不取相,就是于法不取。所施福德,就是修一切善法,这是菩萨的大悲,广度众生,就是于法不舍。不取不舍,就是见性成佛道。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如何是菩萨不受福德。

我从另一面来说,如果菩萨受福德,那就是什么?就是心有贪著,成为有漏的因果,不能够成为成佛的资粮,不能够成菩提。所以菩萨于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方成无漏,才能够感得将来圆满成佛的无漏圆满的福报。以心不贪著,说名不受福德。凡夫众生之所以受苦,就是心中贪求福报。脖子拉得长长的,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都是苦难者,永远都在受苦受难。心中不满足,因为你总是在心中贪求福报,那就是不满足。不满足就会生起欲望,有欲望苦难就尾随而至。

我来说一桩很简单公案,就是“饿死在粮堆上的鼬鼠。”内蒙古草原有一种鼬鼠,生性喜欢积累食物。它喜欢打洞,然后把找到的食物都藏在洞里去。它们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找食物,把食物藏在地洞里面。大概一只鼬鼠一生可以这样储备二十个粮仓,这二十个粮仓够五只鼬鼠吃一生。鼬鼠到晚年的时候走不动了就会躲进自己的粮仓里面。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那个鼬鼠会饿死在粮堆上。守着那么多食物它会饿死掉,为什么呢?因为老鼠有个习性,它每天都要啃那些硬的东西磨短这两颗门牙,不然门牙越长越长,它的嘴就合不拢了。但是,贪欲使这只鼬鼠只看见粮食,看不见石头。等它躲进粮仓的时候,他晚年走不动了,就没办法再出来,所以门牙就一直长一直长,最终活活饿死掉了。

同样,如果一个人心中贪求福报,就会像这只饿死在粮堆上的鼬鼠一样。你看世间那些颠倒的人,报纸披露的那些贪官,是不是这样?累积贪污那么多钱,就会怎么样呢?这就是迷失、颠倒、愚痴。所以菩萨不受福德,是心里面不贪著,而无我利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如何让自己福德绵长、健康长寿

问: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福德绵长、健康长寿,如何才能...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

转化金钱为善财

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世间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妙莲老和尚《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现在很多人都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

海涛法师《名人语录之黄金的重量》

一 1.贫穷并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我只不过比他们少了...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仅有好身体就够了吗

时常看到一些报道,部分商界精英和IT金领在正当人生和...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藏人的养生之道

在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

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

韶华将尽 人生没有如果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从垂髻之年,到风前残烛,人生转...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