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2015/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改过迁善、提升灵性可以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哲学、心理、伦理、因果、宗教、科学教育就从这里展开。对自己是这样,帮助别人也是这件事情。指出别人的过失,教导人向善,互相指正促进就非常有必要了。但是凡事都有分寸,不能过分,否则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产生反效果。这一条就是告诉我们批评恶行和教人行善的尺度把握。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批评指责他人的坏事不可以太严厉,要考虑到他的承受能力。有的人性格坚强、心量较大,或许可以承受尖锐的指责;而有的人内向软弱、心胸狭窄,即使很温和的批评也可能让他不堪忍受;有的人恶习比较重,只有触到他的痛处才能猛然惊醒、回头;有的人习气比较淡薄,只需要点到为止就能很快改过自新;也有的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受环境逼迫,有不得已的苦衷,尤其要怜悯,不能过于严厉,触动他的伤痛。这里边种种情况、现象,都要用智慧判断,用最适当的态度言语,准确把握分寸,才能起到帮助人断除恶业的作用,而不会造成伤害。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教人行善不能标准太高,应当让他能够遵从跟上。每个人的根机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有聪明的,也有比较愚钝的;有善良的,也有坏习惯比较多的;有的受过良好素质教育,也有的没有机会接受作人的教育……各种条件都会影响他对善的理解和行持,决不能一概而论。教人行善要他能够做到才有实质意义。如果要求太高,对方做起来很吃力,就会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可能连低标准的善事也没有勇气去做了,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教他为善的目标。一定要因材施教才是成功的教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成功经验,“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这句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知名电台主持梁继璋写给儿子的备忘录

我儿:写这备忘录给你,基於三个原则: (一)人生福...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

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而放弃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先来看看家里经常出现的一些场景: 1.叫你好几遍了...

蔡礼旭老师:孩子虚荣怎么办

孩子虚荣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我们为人长者的价值观是...

洪焘改恶,果得善报

明朝时人洪焘,有一天暴毙,恍惚间被一绿衣人引到阴府...

诚实守信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品质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

怎样念佛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更坦然地...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贫困的小女孩,虽没有华丽的衣服衬托,却以最...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

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

宣化上人:善用六根求无上道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帮助,也可以说它...

贤母才能培养贤善的子女

印祖在一生教化众生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国...

毒草之譬喻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