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2019/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家姓沈,杭州人,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大师、憨山德清大师、藕益智旭大师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莲池大师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投西山无门性天禅师落发,并于昭庆无尘玉禅师座下受具足戒。

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主持云栖道场四十余年,言传身教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

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安详念佛而逝,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

莲池大师因弘扬净土宗贡献颇大,被后世尊为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万千山水路 一颗虔诚心

大师有深厚的善根, 十八岁时,就知道要了知本具的佛性。他三十一岁出家,出家之后到处参学。大师游五台山时,感应文殊菩萨放光。也曾行脚数千里,去参拜北京的两位大善知识笑岩和遍融。这两位大禅师要求他“要守本份,不要逐名逐利,深信因果,要老实念佛”。莲池大师认为他们把真实受用的几句话传授给自己,正是二老的可贵之处。

由于他有这种至诚恭敬心,就这样参笑岩回来的路上,听到鼓声,一下子,他的桶底脱落。当时他就作了一个偈子:“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他一下把这种不二的心性给悟到了。憨山大师认为,这是莲池大师的开悟偈。

凭悲心祈雨  感龙天策应

莲池大师求法归来后,就在云栖山搭茅棚苦修。当地正好大旱,老百姓就请他祈雨。他说:“我没有祈雨的法术,我只会念佛。”老百姓坚持请求,莲池大师就敲着木鱼,循着田埂去念佛,他所念佛的地方很快就下雨。

此外,云栖山上多虎,环山四十里内每年咬伤达数十人,大师因此发悲愿,诵经施食,虎患不久也得到平息安宁。

当地老百姓因此就对他很崇敬,帮助他建了一个寺院即云栖寺,四方学子也依他来修行,大师教化远近,很快成一方大丛林。

莲池大师爱云栖之环境,此地既离杭州不远,又是山幽境胜之地,大师结茅驻锡,终使云栖寺成为历数百年而不衰的专修净土道场。

山径纡徐日,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此诗为清康熙皇帝巡幸云栖寺时所留下的五言诗,短短四十字,道出了云栖幽静深奥的特色。这片曾宗风广扇的净土道场,如今已是名为“云栖竹径”的旅游盛景。游人到此,往往感慨其韵味幽静,却再无人见“老僧半间云半间”之禅境了……

一心净土 生死如戏

莲池大师一生通宗通教,于华严宗很有造诣,然而他却一心净土,在戒律方面注重菩萨戒、比丘戒,注重专修,非常具有戒德。有人问:“大师,你修行的方法是什么?”他说:“我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临终前半月,大师预知时至,到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友。回到山中寺院,大师便用茶汤供养大众,作为往生前的告别。

七月初一晚上,大师进入大堂坐下,嘱咐大众说:“我的话大家可能不爱听,我就像风中的灯烛,油尽灯干了,只等一撞一跌,才相信是真的。明天我要出远门了。”

第二天夜,大师入方丈室,示微疾闭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围绕其旁,大师方才睁眼言道:“大家要老实念佛,不要装模作样,不得标新立异,坏我规矩!”说完,便面向西方念佛,端然而逝。

硕德传法脉  功德振莲风

大师一生教化众生,于明末时期享有盛名,得度弟子中既有出家僧,更有在家弟子,数以千计,其中不乏高官、名士。

大师于万历十二年,编《往生集》,记传古今往生者之事迹。二十年,开法于杭州净慈寺,又兴戒坛之制,行自誓受戒之法。于山中及城内外造放生池,作《戒杀放生文》,诫害物命。弘扬净土,著《阿弥陀经疏钞》等,融会事理,统摄三根,至于渊奥。

大师的著述《云栖法汇》一书,真是度世的宝船、法门的柱石。其中经典注疏及《竹窗随笔》等20多种著作,都风行于天下。大师平日教诫弟子:贵真实修行,勿显示神异。所以大师的许多神奇的故事,未曾记载流传。

憨山大师曾盛赞莲池大师

总结大师一生的操履——操守和践履,是以平等大悲心来摄化当时的众生:“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就是他身口意三业都是想到佛法,故憨山大师认为莲池大师就是法门的周孔,就好像儒家有周公和孔子一样。

憨山大师眼里,莲池大师是应身大士,法身大士再来的人物。

“惟莲池大师的才具足以经邦济世;悟性,足以传心印;教理,足以契合根机;戒律,足以护持正法;操守,足以警励世人;规约,足以疗救时弊,若不是应身大士来开朗末世重重昏暗,谁又能做得到这些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宋代高僧遵式法师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

【推荐】天竺十四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历史上,大成就者数不胜数。但是今天我们要说...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绍云长老访谈录

出家因缘及与虚云长老师徒因缘 记者:您19岁即徒步往江...

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

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

剩茶叶的再利用

一般大家喝过的茶叶都倒掉了,而且隔夜茶又不能喝,所...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

祭祀

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

不必纠结过往,亦不用惆怅未来

人生万千,世事无常。不必纠结过往,亦不用惆怅未来,...

佛门中这六条你能做到吗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恐怕已经很麻木了,已经不知道六和敬...

脾气很坏的人应该修什么法

问: 我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经常控制不住我的情绪,...

内魔不生,外魔不起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

佛经前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经典前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因为当时佛灭度的时候...

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们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在新年开始,为了...

圣严法师《放松身心的妙方》

有些人以唱卡拉??、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

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

道信禅师根据《观无量寿经》的教诲阐述了心与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