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  2015/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就是“十念皆生我国愿”。有时候会把“十念”解释为“十声”,但这里也得要辨识一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或完全等同。从《观经》的下品中生来看,“念”和“称”还是有区别的:“念”是从意念、心念来谈,对于那些内心非常散乱的众生,由于他们的心念难以安住,就让他们称名。虽然是称名,但由音声进一步带动念头,所以这一愿的“十念”,应该理解为“念”与“声”统一的十念。

“十念皆生我国愿”字面的意思是: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皆能往生。这是紧接着第十七愿而来,十七愿已经谈到他方世界的诸佛都会在自己的刹土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国土的功德,因此,十方众生听闻到净土的法语,至心信乐——以至诚心、至信心、至乐心,发出愿往生的心——这就信愿具足了。在这种情况下 “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包含着“上至”,展开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具足信愿,一定会尽形寿地,多多益善地念佛;但如果生活、工作条件不允许,那最低限度也要念十念。这不仅仅是说念十声的问题,而且是念与声的统一,含有深信切愿的“十念”。如果这样具足信愿,乃至十念念佛,不能往生的话,阿弥陀佛就不取正觉。但这一愿有一类众生不在摄受之列,就是唯除造作五逆重罪同时又诽谤正法的人。

从这个愿我们体会到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平等普度的愿心。阿弥陀佛摄受十方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并没有施设任何高门槛的条件,非常简易,单刀直入,只要众生信愿持名,佛就来摄受他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最后的遗言: 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问答

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没受戒念佛能往生吗

问: 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

别让福气迷了眼

佛经上说诸经灭尽后,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问: 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大悲心,应该...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

黄念祖居士:看破世缘一心念佛

读来信,对于您的不幸遭遇很同情。丈夫离婚,儿子不很...

宣化上人:如何分辨魔与菩萨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

善良的美丽

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

到了死亡时,业果自见分晓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跟我抱怨说:某某人一生做尽坏事,...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这七种情况下千万别杀生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