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衍慈法师  2015/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先要觉知无常的道理,世间上不论物理、生理,乃至心理包括善恶念头,思想上包括贪恋欢喜的东西、或怨瞋的事, 无不在顺逆苦乐、成败得失等的变化之中。如《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陀苦口婆心以种种言辞,千言万语,点滴无漏地教导我们,世间一切有为法,唯心所造,因缘果报,自作自受,欲得解脱,离苦得乐,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只要心做到「应无所住」不住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境,那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待人处事即能提得起,放得下,则内心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这样人生就自由自在了。

既知「心」有所住,并成为烦恼的根本,应将此有分别有所住的心转住念佛、静坐等修行道业上,这是最安全,最恒常,圆满清净。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自在,那就我们一起来努力学习, 心无挂碍实行佛陀的教示「应无所住」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如何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问: 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我很在乎别人...

放下执着,提升自身品质

初学佛人很不自觉地就犯一种毛病:心很敏感,整天看别...

认真不执着 放下不放弃

有人以为念佛法门方便,要通过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问: 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着最省力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

为何知道却难做到

网友:法师!很多道理都懂,但为什么在实践时总是做不...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学佛要先广闻后专修

读书时,正在读这本书,就不要想另一本。不然,这本还...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富有,不是用存折的数字来衡量的

人生在世,钱虽然重要,但绝对不是万能的,因为除了金...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

人生有两个账户

人生有两个账户,一个是金钱,一个是时间。金钱的账户...

追问夫妻过去因缘,那是没有帮助的

有一位夫人,与丈夫时常意见不合,为此闷闷不乐而造成...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危险来源于自身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