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真正有福报之人

2016/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正有福报之人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们会认为他是个有福报的人,确实一个人有足够的财富,有一定的名誉,是很值得许多人羡慕的,但是他今生能得到的是因为他过去修福积德而来的,而不是凭空而来的,然而外在的物质,是不可能永久长存的,人生无常,世事无常,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间时,他无法将身上的物质财富带走,只有所造的业跟随着他。而且假如这个人不懂得修心养性,行善积德,反而只顾享受生活,时间长后,福报就会变小了,财富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大幅度流失。正如佛经说的,财富共五家所有,水,火,官府,盗贼,败家子。

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获得健康长寿,吃各种各样的营养补品,甚至认为吃某些肉食能补充某些营养,结果造下了杀业,越补越差;有些人看到他人做某个生意赚钱,就跟着别人做同样的生意,结果别人是赚了,自己却亏了,殊不知,赚钱跟一个人的福德因缘有关;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有钱有权,就是有福报,有了这种错误的认知,就导致他走向错误的方向。

一个真正有福报的人,不在于他外在的物质财富有多丰厚,社会地位有多高,而在于他的德行,这种德行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愿意为众生利益而付出的心。我们学佛人士就是学习佛菩萨的奉献精神,而不是求佛菩萨赐福。正所谓:厚德载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有丰厚德行的人,即使他散尽所有家产,不久财富也会回到他身边;相反,一个福德浅薄的人,即使给他千万的财富,不久这些财富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丧失掉。生活中,有些人,想尽各种非法手段得到一笔财富,但是往往这些财富都留不了太长时间,因为没有足够的福德和智慧来运用这些财富,况且是造恶而得到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部分人都想的到这,得到那,不断向外索取,永远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看到他人过着奢侈的生活,就觉得这个人有福气,希望过上同样的生活,而真正有福气的人,是那些愿意不断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人外在的富有是因为内在有富足的心态而感召过来的,有了富足的心态,人就会乐意做一些回馈他人、回馈大众、回馈社会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福德才会不断增长。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如果都把时间精力放在功名利禄上,放在提升物质生活上,就会让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匮乏,一个人有丰富的物质基础确实是有福报的体现,但是真正有福报的人是那些常常保持布施的心而不退,懂得惜福修福的人。

愿天下的人都能明了因果,认识到修心养性,行善积德的意义,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

这样赚钱花钱必能增加福报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

人生的财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

如何理解对财神的供养和礼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经化字函《...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 就是回家孝...

修福跟解脱生死有关系吗

问: 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脱生死没有任何关系。这个...

传喜法师:把外在的物质变成心灵的财富

不能说我们有好的房子住了,有好的环境了,我的心就懈...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佛法温暖千千万万个家庭

学佛不是口头禅,学佛是实实在在的实践。常言道:家和...

益西彭措堪布:往生之路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据台湾《康健》杂志近日报道,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

把杀生的过程变成做佛事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平凡和平淡都是一种幸福

人生的路上,一路走来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真正能陪自...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