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跳脱爱欲轮回苦

2017/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豪富贵族长者,家中七宝盈溢。长者妻子产下一位男孩,相貌端正庄严,世间少有。长者夫妇非常高兴,于是请来相师为其占卜吉凶,相师占卜后告诉长者夫妇:“此子福德殊胜,将会光宗耀族。”长者更加欢喜,于是请相师为娇儿命名立字。相师问:“尊夫人从怀孕之后,可有何不寻常之处?”长者回答:“儿母本来不善言词,语意钝拙,从怀此儿以后,口齿伶俐,言之成理,谈话巧妙胜于一般人。”于是便为男孩取名婆世踬。

婆世踬长大后,聪明才智超越一般常人。有一天与朋友出游,经过那罗伎家,看到一位面貌清秀、丰采卓然的女子,心生爱慕,想娶为妻室。回家后,禀明父母自己的想法,父母告诉他:“我们是豪富高贵种姓,女子的家世贫穷低贱,门不当、户不对,怎能结为亲家?”可是婆世踬陷入情爱深渊,不能自拔,再次禀明父母:“请双亲不要计较门户之事,而是要看对方人品,并祈求父母垂愍我愿,答应所求。若是双亲不同意,儿子的命也不保了。”父母只好答应,派人去提亲。女家回报:“君是大姓,我们是市井小民,不适合婚嫁,无缘高攀。”婆世踬仍不放弃,殷勤不息的追求,又再度派人去提亲。女家回答:“若是能与我们一样,学习各种歌舞戏笑,技艺达到能在国王面前表演,再来论婚姻。”婆世踬因为被爱欲惑乱了心智,竟然不以杂耍技艺鄙俗之事为耻,而去女家学习杂技;他很快就学会了各种技艺。

这一天,国王召集各方杂耍艺人表演上高木竿、空中走绳索等种种技艺。长者子婆世踬也在献艺之列,表演高空走绳索。走索完毕,却因为国王刚巧离开未见,命令再表演一次。婆世踬奉命只得再上绳索,但此次他的气力渐差,走在高空绳索中间时,摇摇欲坠,心中惶恐,却没有任何可以依靠之处。

目连尊者见此情况,凌空而至婆世踬身边,问他:“眼前,你选择保全生命,出家学道?还是宁可坠地,不惜生命也要娶那位女子?”婆世踬立刻回答:“我愿保全生命,不娶彼女。”于是目连即时于虚空中变化作平地,婆世踬于平地走索,所以无怖畏之心,顺利走完,而得以保全生命。

婆世踬庆幸自己蒙尊者救护而得安隐,于是随着目连尊者去拜见世尊,礼拜供养。佛于是为长者子广说微妙法义,所谓布施、持戒、生天之论,并强调欲爱为不净法,断离欲爱烦恼为解脱生死最快之法。婆世踬闻佛说法,当下心开意解,即得初果。因此禀白世尊:“我愿出家,奉修正法。”世尊允诺,婆世踬便须发自落,法衣在身,成为沙门。出家后专精禅思,遵修正业,烦恼漏尽,成就阿罗汉果。

慧命阿难禀白佛:“请问世尊!婆世踬沙门,过去与那位女子有何因缘,今生贪染爱着,惑乱心智,为此几乎丧生失命?与目连尊者又是什么善因缘,于危急时蒙尊者恩济?又是何因缘能够随佛出家修行,最终证得阿罗汉果?”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无量劫前,波罗奈国有一位大富长者,初生一子,相貌端正无比。当时,长者家人从海上来,带回一鸟卵,奉献给长者。经过一些时间,幼鸟破壳而出,幼鸟毛羽光润,长者很喜欢这只鸟,就送给爱子。长者子与鸟都渐渐长大,相互建立了默契。只要长者子骑在鸟背上,鸟即担长者子遨游各处,尽兴意足之后才返回,日日皆如此。”

“有一日,长者子听说他国国王召集杂耍艺人表演,就乘骑此鸟去该国。鸟栖息在树上,长者子在人群中观看,偶然看见国王女儿,心生情愫,就书写思慕之意,遣人送交王女,王女答应交往。这件事被国王知道后,立刻派人跟踪及追捕。长者子被捕后,被绳子缚束其身,国王下令当斩。长者子说:‘不劳烦诸君杀我,让我爬上高树,自己投身而下摔死,诸君也省去麻烦。’捉拿的人听了,让他自己摔死也罢!长者子便攀枝而上,乘骑其鸟凌空飞去,长者子因此鸟而得延命。”

“那时的长者子就是现在的婆世踬,那位王女是现在的杂艺家女子,那只鸟是当今的目连。婆世踬在过去世被色爱迷惑,被那只鸟所救;当今又因贪爱美色,险些丧命,亦由目连而得安隐。婆世踬之所以聪辩,而成就无漏智,是因为过去世,在波罗奈国有一位居士遇见一位辟支佛乞食,居士立刻供养食物,然后请求开示法要。这位辟支佛告知自己不善说法,便掷钵腾踊于虚空而逝。居士思忖:‘斯人神力变化无穷,但却不能敷演道法,教化度众;愿我未来世能值圣尊出现世间,智慧辩才胜于此人巨亿万倍,能演化法义无穷无尽,愿我出家即获果证。’由此因缘,婆世踬今世聪明,出家能速证阿罗汉果。”

大众听闻佛说此宿世因缘,莫不欢喜,当下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者,亦有种下缘觉善根、发菩萨心者,个个深信佛语,顶戴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七·婆世踬品第五十九》

省思: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爱与欲是生死的根本,被爱和欲蒙蔽了本心,失去了智慧、失去了理智,就变成最愚痴的人,得不到解脱。如何跳脱爱欲轮回苦?于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尘种种境界,能落实觉察、觉照,不生攀缘染着,时时反省检讨自己,在面对人事物种种因缘,心中的执着、爱欲有没有减少?能不能看破、放下,以智慧剑斩断烦恼丝,达到没有爱欲,心中自然清凉自在,就能真正出离苦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佛曰:忧生于执著,患生于执著。 凡无执著心,亦无所...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接触异性时会生起贪欲。如何能制止

问: 接触一些异性时,内心往往不由自主地生起贪欲。...

顺境比逆境更可怕

顺境和逆境,这些显现都是自然的,其实没有什么。若是...

人生无常 时间的真相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

济群法师:轮回的六种苦

《亲友书》中,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

珍惜暇满人身

一、暇满的体性 暇是闲暇。脱离了八种无暇,就是所谓的...

请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

【推荐】这样的妈妈能富三代

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

安住于何处

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

专访大安法师:坚持信仰,敦伦尽份

主持人: 对净土有兴趣的人初学应从哪里下手比较合适...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人心的九个结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