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净界法师  2016/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懡 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

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阿弥陀经要解》菁华选读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这个利是说明净土宗最重要的功德利益。净土宗的利益他不在于说平时我们念佛消灾、免难、增福报,这个都是他的一个附属的花报。净土宗真实的果地功德,是临命终的时候,仰仗弥陀摄受,能够心不颠倒,往生净土,是从临终这块说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三界流转当中,娑婆世界的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呢和修禅宗的人呀,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临命终时,就不一样了。因为临命终时,假设你不仰仗佛力,无论顽修狂慧,懡 无功,是说这种人呀,顽修的,有行无解的,或者有解无行的,总之这个人是含糊笼统,盲修瞎练的,根本用功没有上路的,根本搞不清楚状况的,这种人就不谈了,即便你解门深入、悟门深远,即便你平常行门功课做得很深,只要你烦恼习气有一分一毫未断,未免随业力强的这一块而产生牵引而堕落。这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真的是使人寒心者也。

初果尚且昧于出胎,菩萨尚且有隔阴之谜,临命终时哪是我们能够强做主宰,含糊笼统的能够把它蒙骗过去的呢?

临命终时,它有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大概只要处理烦恼的问题就够了,临命终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因为它牵扯到一个业力的问题,临命终时算总账,因为阿赖耶识我们平时感觉不出它的存在,它虽然偶尔丢一些烦恼给你,丢一些外境给你,但是你感觉不出它存在,但是我们看唯识学上说,阿赖耶识在临终时,那不一样了,去后来先做主公。它那强大的吸铁,现出中阴身的时候,它形成强大的业力吸你,那时你就知道第八识的可怕了,除非你断烦恼。那净土宗为什么不怕第八识呢?净土宗它讲调伏烦恼,我只要不随妄转,我只要让阿弥陀佛进来,阿弥陀佛就有办法把我带走,那是用佛力抗拒业力。

但是你没有修他力法门的人呢,你完全凭你自己的本事,我们临终的人可以做到调伏烦恼,可以,但是你要做到断除业力,几乎不可能,除非你是圣人。你调伏烦恼,那你顶多往生善处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到临终的时候,当阿赖耶识现前的时候,谁都跑不掉。你研究唯识你就会奇怪发现,阿赖耶识平常它隐藏着,所以你只看到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在活动。但临终时,他就作用了。他是一个大魔王,现出一个中阴身,然后用中阴身吸引你过去,十人九蹉路,十个人有九个人跑不掉,跑掉那个人是阿罗汉。阿罗汉他无生嘛。

那我们怎么跑掉的呢?我们是把身心放空,让阿弥陀佛进来,让弥陀带我们出去。所以我们念佛人,临命终时没有经过死亡,没有经过中阴身,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把我们带走了。我们是在阿赖耶识业力现前之前,阿弥陀佛抢先一步把我们带走。那时阿赖耶识还没有现前,如果阿赖耶识现前就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

信愿念佛,癌症痊愈

我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失去...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

不往生到极乐世界,只有祸害没有利益

佛陀又叫舍利弗尊者说道,我看到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

净土法门不是念佛等死

面对死亡,有些人会选择修净土法门。因此,净土法门容...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何人肯向死前修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示...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

虚空孕菩萨经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佉罗坻迦...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

【推荐】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

李连杰的弃武从文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李连杰弃武从文,在《海洋天堂》...

【漫画】诵地藏经造地藏像,为母除去恶疾

在所有菩萨当中,地藏菩萨是一位满愿第一的如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