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印光大师  2017/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与张静江居士书)

若至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唯有不生信,不发愿者,不能生。若有真信切愿,无一不生者。此之一法,乃完全是仗佛慈力加被接引耳。譬如坐火轮船过海,是仗船力,不是自家的本事。

(致戚友卿书)

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业力大,业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沈,纵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沈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沈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

(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达真堪布:往生西方净土的最低标准

往生西方净土的条件,在显宗里讲是四因,在密宗里讲是...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

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弥...

印光大师答缘净居士问

问: 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

海涛法师《菩提道上的障碍》

这一节课我们谈谈各位手上这一本经典,因为整个大乘佛...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修行篇》

小人专希望人给,给过就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

超度的含义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双手、双脚,此中道理:是要人...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造塔礼拜脱猴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