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浮躁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静波法师  2016/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浮躁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人性的浮躁与懒惰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如唐代沩山灵佑禅师去江西百丈山参百丈禅师,禅师让其于灶膛拨火,灵佑只是随意拨了拨,就以为没有火。对此,百丈拨了许久,拨出一粒火星,示以灵佑。可见,我们的浮躁因为缺少耐心,终究认不清事物真相。

后灵佑去沩山住持佛法,同弟子慧寂有一段关于内在与外在感悟的对话,而这段对话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完成的。灵佑和慧寂在采茶的过程中,慧寂由摇动茶树引发的声响,灵佑对以:你只是了解了外在,而不了解内在。

对此,慧寂提出疑问:那么,师父以为如何呢?于是,灵佑一言不发……对此,慧寂拍手而笑说:师父只是了解了内在,而不了解外在……

由此可知:内在与外在不可分家,唯心与唯物等诸多二元的世界是相对的缘起,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那么,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通过事物表相而透视内在的理性,通过内在的理性而面对外在的表相,即是“理事圆融”。如同通过泥水而转生莲花,通过莲花而面对泥水的这个修行的过程。

正如《维摩经》告诉我们的:“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又如《华严经》说:“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如此,谁能脱离现实,而寻求佛法的圆满、解脱、自在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问: 师父,平时念佛的时候,我是上班回来,晚上坐下来...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

观想修不好,怎样才能坚持

问: 每次都观修我都观修不好,所以没有信心做,怎么...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

了解放逸的源头

现在人总想休息、放松,为什么呢?因为太累了,这其实...

【推荐】没有做不成的事,只在想不想做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问: 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

念佛必须得定量定时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

静波法师:弘扬佛法--僧人永恒的使命

站在世纪之交的分界线上,与大家一同畅谈佛教在二十一...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是为向前

很多时候,得不偿失,好好想一想;很多小偷,很多损人...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总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绪,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古德法华偈颂云: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意广含藏,白...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

你事业会成功吗

母亲对我谈起小时候的情形:过年时家中都备有糖果,你...

数钱

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拜佛的意义及其功德

礼拜的种类,据《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记载,礼拜有十...

汝能返照,密在汝边

那时六祖惠能还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