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2015/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近的怨恨就忘记往日的恩情。人与人之间,尤其是至亲好友长久相处,难免会有一些不愉快,更多的还是互相扶持照顾的恩德情谊。我们总要常常想到别人的好处,不要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心里。能够这样,我们心里永远都是善的、好的,没有恶的、坏的,才容易保持我们的心清净真诚,大家相处越来越融洽,这是做人的道理。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明朝儒学家刘直斋先生说:“好合不如好散,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合是开始,散是终结,能够愉快分手,就是全始全终。凡是处理一件事情,与一个人交往,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道理。人与人相处交往,往往开始时很好,到后来不懂处理善后,闹得不欢而散,甚至结怨。这其中的原因,多半是对对方要求过高,没有耐心、恒心,不能够包容对方一些缺陷过失,耿耿于怀,从小的分歧产生摩擦、误会,以至于不可收拾。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忍耐、宽容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和家人、朋友融洽相处,延伸出去就能和社会大众和睦相处,所以《大学》才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必拿别人的优势,来和自己的短处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短...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

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

我们经常讲,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才能照到真正的自己...

要获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则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什么叫不观过 网友:是只看对方优点忽略缺点还是把对方...

一个人情商高的十种表现

第一,不抱怨、不批评 高情商的人不批评、不指责别人,...

真正的人情味

我们常用人情味这三个字,却有许多时候把人情味的意义...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

第一章 绪言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

疾病隐患全写在脸上,16种面相暗藏健康危机

俗话说:健不健,看容面。人的面容,不但是七情表演的...

生活中明明有快乐,为何佛教只强调苦呢

佛教《正念经》中云:轮回如针尖,永无少安乐。在六道...

宣化上人:做人要孝顺父母

人与禽兽的不同点,在于人有智慧,知道孝顺,守规矩,...

看似赢了,但却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

高僧所具备的三种品质

这是一个崇尚炒作的浮躁时代。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