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高僧所具备的三种品质

2012/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这是一个崇尚炒作的浮躁时代。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寻找机会,狠狠地炒一把,最好是能在一夜之间把自己炒成“明星”!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好像只要成了“明星”,名闻利养自然而然就来了。这种炒作和浮躁也感染到了佛教界。

有极少数出家人,受这种炒作之风、浮躁之气的影响,渐渐地离开了“修道、证道、弘道”这个本分,而爱好“剑走偏锋”,专在一些与僧团本分事关系不大的枝末上做文章,如追求各种各样的社会头衔,频繁地出入于各种社会名流间,借举办一些耗资大、收效小、华而不实的所谓“弘法活动”,不断地在公众面前亮相;或者举办个人成果展,以抬高个人地位,扩大个人影响,还美其名曰“扩大佛教影响”、“提高僧团社会地位”、“改善出家人形象”。不是说这些事情不能做,但是一定要分清本末主次。如果脱离“修道、证道、弘道”这个本分,单纯为了个人的名闻利养去做这些事情,那就是——错位。

通过“剑走偏锋”,虽然有时候可能会赢得一时的红火和热闹,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道场的品位,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僧团的整体社会形象。如果你住持的道场不清净,僧团不整肃,僧人不守戒律、没有道气,这个时候,你炒作得越厉害,反而会露丑越多。

炒作可以产生“名僧”,但永远不可能产生“高僧”。古往今来,大凡为一方化主、堪承如来家业者,无不具备三种品质:

一者有真修实证。真修实证包括两个方面:在自受用方面,表现为个人的德行和证量,至少是戒行清净,有决定的正知正见,能坚持正信正行,已得根本的正受和正智;在他受用方面,对于修行法门和用功方法有深入系统的理论认识和相当的实修经验,是真正的“过来人”和“明眼人”,堪为后学之良导。真修实证既是出家人之为出家人的本分,也是出家人教化众生的本钱。信众之所以依止你、跟你学习佛法,是因为你的德行感动了他,他最终是想通过你的指导,在日常修行中、在他所期望的较短时间段内,得到一些真实的受用,或者能增长进一步修行下去的信心。如果你的德行和教导不能给他带来受用或者信心,那你的教导对他来说就是无效的。所以,真修实证是决定你能否成为一方化主的首要条件。

二者善能开示来机。为一方化主者,必须善于洞察人心,对机开示,要能搔着听众的痒处,抓住听众的兴趣点,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心理问题。凡是能够深入人心、启迪智慧的开示,必须是契理契机的,而要做到契理契机,必须具足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对佛教的基本理论有比较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和体证;其次是有比较丰厚的世间文化修养,对现实社会人生和人的内心世界有比较深入细微的洞察;再次是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者要有承担精神。对佛教的前途和命运,怀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自觉地把振兴佛教事业和利济苍生当作是自己的本分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敢于承当,而不是麻木不仁、独善其身、得过且过。

凡出家为菩萨僧的,理当发愿成为一方化主,作众生的依怙,为大众之眼目。但是,最终能不能成为高僧,能不能成为一方化主,主要不在于你有多少灿烂的社会头衔,不在于你是不是“名人”,不在于你出了多少本个人书画集,也不在于你有多高的学历和出了多少著作,而在于你有没有“道”,有没有能力观机逗教、摄受信众,并帮助他们摆脱痛苦、走上解脱之道。

“一方化主”之美名,完全是靠个人的德行感召而来,完全是由龙天护法和广大信众由衷地拥戴而成,这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人为炒作。为一寺之主者,为一方团体之领导者,当效古圣先贤之精神,围绕真修实证、深广学养和承当精神这三个方面,老老实实地去做养育的功夫,也许二三十年之后,教界果能出现几位像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那样的大善知识。如若不然,离开这三个根本而求“一方化主”之美名,终难脱它名利之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

一次施舍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

隋唐高僧善导大师

诸位,大家吉祥。我们都听过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放下屠...

祖师也有业障啊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一听说哪位是菩萨示现的,马上本能...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

吃5种素食对抗雾霾

近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雾霾天、空气重度污染,各地医...

有时候求佛菩萨为什么不灵

我们有时候向佛菩萨祈祷,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验,菩...

正念不足,内心就会生起邪念

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若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内心...

人生的短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

最亲密的朋友,顷刻间也会反目成仇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 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 ...

不信因果的可怕

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

读《金刚经》一年,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

问: 大师您好,我读《金刚经》近一年了,外貌变的愈...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我们能够知道理体三宝里面的清净本性,那么我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