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净界法师  2016/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现在我们也知道,爱护他人的心,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开始将我们在因地所种下的善因,跟今生所受用的乐果,这种殊胜的因、果——回向,把今生所有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广大的福德资粮,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希望他们的苦因跟苦果,都能够消灭无余。

我们的心态,从今开始不再注意自己了,开始爱护众生。就好像是虚空的风一来一去,产生取舍,我们择取众生的苦,施舍我们自身的快乐,发自我们牺牲、奉献的精神,由此发起大悲心,来祈求上师的加持。

这地方是说,在修学佛法当中,除了所修学的法门,心态也是很重要。到底爱护自己比较重?还是爱护众生比较多?这会影响未来果报的差别。

我们要了解一个观念,这是忏公师父常讲的一个观念: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他认为性格最重要,一个人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都不行!

所谓的性格是什么呢?老人家说:什么是一个好的性格呢?只有三个字,就是学吃亏!

学吃亏这三个字,我体验了很久,现在有一点心得,觉得这个道理非常好。我现在也喜欢吃亏,希望付出很多,得到很少。我刚开始对于这样的遭遇,也不是很满意,但是后来发觉学吃亏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简单举两个例子。诸位,如果你在常住,你付出的很少,结果你得到了很多,你觉得这种因缘好不好?

不好!对啊!你在耗损你前生的福报,你今生是福报越来越少。那些差额是从哪里来的?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表示你的生命是在退步当中。

反过来,你对常住付出很多,但是没有人知道,非常好!你的生命在进步当中,你的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也许,你不一定有美好的过去和现在,但是肯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二个从学吃亏当中,增加我们的菩提心,培养一种内在的德行。一个菩萨,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很难把菩萨事业做好,某种程度来说,行菩萨道会有很多障碍,那需要靠一些愿力来支持。

这种愿力就是你愿意代众生受苦——学吃亏的心情。往往也是这种心情,使令你产生了突破。我们刚开始是发学吃亏的心,来帮助众生,结果这种心态,反而帮助了我们自己。诸位懂这意思吗?你学吃亏不一定是帮助别人,因为对方得不得度,有很多复杂的因缘,但是肯定是帮助你,对你绝对有好处。

你们以后学习菩萨戒,菩萨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大部分。摄律仪戒——断恶这一部分,当然菩萨所对治的是贪、瞋,治瞋比较重。摄善法戒——菩萨很重视六波罗蜜,特别是智慧的学习。在饶益有情戒这一部分,你把它读完之后,只有三个字,就是学吃亏。

你度化众生就是学吃亏——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就从这样的心态当中,慢慢的成就你广大的功德庄严。

说实在话,心态不改变,你不可能进步,因为它是根本嘛!所有的善业,都跑哪里去了?诸位想想看,你所做的善业,是安住在你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蕴量。如果你的心量狭小,如何培养广大的功德呢?

我们说:一切唯心造。我希望我们先调整心态,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你有美好的心态,才有美好的状态。所以,这里的自他交换是说,你要相信我们去帮助众生,比帮助自己更重要。当心态改变时,生命就完全不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嫉妒别人只会害了自己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先把这个给别人。比如,想发财,就...

该让的让过,福报在后面

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我前面是一对年轻恋人,刚排到他们...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人生百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

存害人之心的恶报

从前有一条蛇,头尾相互诤竞。尾对头说:我应为大。头...

人际关系的图解

...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

宣化上人:薄拘罗尊者的五不死报

薄拘罗是梵语,译为善容,言其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

惜福感恩是防止贪念的良药

无止境地去想别人为我付出了多少。这样容易被所谓的成...

人生不会总倒霉

人皆可圣。你们一再称我是经营之圣,我决不是什么圣,...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

四条佛家妙语,每人受用终生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

星云大师《如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龟王菩萨

大海之滨,住着一只龟王。水族子民,由于龟王的教化有...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

人生有三愿就足已

台湾清华大学的赖建成教授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说人生有...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证严上人于晨语开示,有些聪明人反被聪明误,别人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