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学诚法师  2016/03/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法师您好,我想请问佛教怎么看待安乐死?

学诚法师答:佛教看待问题的角度跟世间是不同的。世间认为众生的生命只有这一世,若生命痛苦,则无存在的意义,辅助实施死亡是出自“好心”;佛法认为生命是无限的,每个生命的形态及苦乐由自己的业力决定,帮助其他众生死亡,表面上看结束了这一生的痛苦,但不一定能利益到他的来生。佛教对于临终关怀(无论是人或动物)有独特的出发点和意义,不仅要帮助临终的众生获得尊严、平静的死亡,更是要帮助他们种下无限生命中越来越好的种子;不仅是减少肉体的痛苦,更是给予心灵最深层次的关怀。

问:阿弥陀佛,师父,有一次在旅游景点被人莫名其妙算了一卦,说是我不适合早结婚,现在和伴侣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相处的很和谐,能够互相体谅,可是想到这个预言还是会很烦恼,请问如何对待?感恩您。

学诚法师答:无有智慧,随便乱听话,莫名其妙的行为就会导致莫名其妙的苦恼。

问:师父,如何面对恐惧,心中经常有恐惧感,有时候还很强烈。

学诚法师答:因为无知才恐惧,要学习佛法、开发智慧,内心明亮了,恐惧就减少了。

问:师傅好,最近我有点不安。之前有个部门同事请产假,我就接替了她的工作。这段时间自己工作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她要回来了,工作要还给她了。自己要做回原来的。感觉很不安,没有东西学了,我不喜欢自己年轻的时候太安逸,想学好东西。可是感觉现在没机会了。师傅,我该怎么办?要换工作吗?

学诚法师答:不熟悉的工作认真学,熟悉的工作用心做,再简单和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不一样的价值。不在于要学多少东西,而在于自己如何去用心。

问:大师,您的领悟高看穿生死,请您开示一下愚钝的我:我的丈夫今年31岁,医生诊断他心脏血管内膜撕裂,随时会去世。我与他感情很好育有一女。现在我时时害怕,怕他在我面前倒下。我真的希望替他去死,如果有这样的咒语我愿意天天念诵,我特别痛苦,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我执。

学诚法师答:即使没有特殊的疾病,每个人也随时可能面临死亡,冷静下来想想,亲朋好友身边是不是几乎都遇到过意外死亡的事情?其实无常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大多数人都有意无意地忽视它、忘记它。佛法修行不是为了让我们延长此生的寿命,而是为了教我们如何在无限生命中一生比一生好,直至究竟解脱。人的生命无论长短,终归是有限的,害怕也起不了作用,但我们可以利用这有限的人生,去做更多对无限生命有意义的事情,死亡也就不足惧了。不要沉浸在儿女情长中,只从这一生来看问题,眼光太短太窄,很多问题就想不开,痛苦就摆脱不了。

问:很难做选择,总是妄自菲薄,顾此失彼。特别是现在大三下学期。甚至没想好自己未来应该做什么。是不是花点时间好好规划一下未来?请求大师指教。

学诚法师答:人生一定要有规划,否则将会过得索然无味,迷茫漂泊。所谓规划人生,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设计,只考虑自己想得到什么,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跟周围的人、跟整个社会、世界息息相关的,必须要去考虑为这个社会创造些什么价值,才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实现。

问:师父,最近和同行在讨论2个问题,1、世尊当年自己剃发出家,戒体从哪里来?2、发心受戒而没有受戒仪式与有受戒仪式有什么区别呢?恳请师父开示,弟子顶礼!

学诚法师答:我们的心如果跟世尊一样清净、圆满,善根完全成熟,也就不需要善知识教导,而能够反过来成为福田、教导人天了。

问:师父请教一个问题,如何是不分别,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好?不分别是不是就是说不用妄心去分别执取人事物好坏对错,也就是不用主观用客观、清净心看待一切人事物是非?否则在生活中一切都不分别,是非不知那与傻子何异。

学诚法师答:不分别不等于是非不分,而是指一种超越,是站在另一个层次上的境界。譬如二维平面,只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而三维空间就可以有“非东非西、非南非北”的方位,这个“非南非北”,并不是否定南北的存在和意义,而是一种超越。无分别亦复如是,是指内心的超脱智慧,不是外在的无差别。

问:师父,我在工作中本是个内心清净,并无任何杂念的,只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提升自己业务能力,也从不与人相争权势!但有个同事突然提醒我,说我一天很闲,没事就写字(我是在学校工作的书法教师),很容易被其他人看着生气,会说三道四,让我注意影响!听完后我就产生烦恼,我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

学诚法师答:我们不需要去接纳和背负别人的烦恼。平时尽量多观顾集体事务,多为大众出力、做事。

问:顶礼法师怎么做才算求愿至心呢?

学诚法师答:扪心自问。

问:有师兄在上海也有参加“送粥”活动。但,个人想到的是,每送一份粥,配一个“一次性的塑料调羹”,很浪费+不环保,却不知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诚法师答:这是一个操作、成本、目的、大众心理各方面综合的权衡和抉择,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那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如果有更圆满的处理方法当然更好,欢迎你提出更好的建议。

问:顶礼法师!我是皈依不久的弟子。我爷爷年纪大了,现在腿又不好了,我可不可以将每日做功课的功德回向给我爷爷,希望他少受一点痛苦,腿好起来?或者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

学诚法师答:可以回向,很好。回向的效果,要看自己的心和功夫,也与爷爷自身的因缘福报有关。

问:阿弥陀佛,弟子有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在心慌的时候,为什么观照念头时感觉更加心慌?应如何观照?感谢师父?

学诚法师答: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拜佛或数息。

问:法师,您好,我的家人他们对于我想出家的这种想法非常的反对,他们本身对于佛法也不是很了解,而且非常排斥我跟他们说这些东西,可他们让我做的事我又不想做,我现在只想找一个有缘的道场去修行,可他们又不让我去,感觉就是一直在僵持着,请问法师我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答:忏悔、祈求、净罪集资。

问:顶礼师父,我想受持不邪淫戒,现在家里不让去寺里。是不是我自己持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得到戒体?还是我福报不够,还需要在积福方面努力?

学诚法师答:受戒必须从出家法师处受。在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上,尽量努力,好好去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

【推荐】海涛法师《生命工程师》

一、做自己的生命工程师 为什么同样生而为人,每一个...

星云大师《福报哪里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

达真堪布:我们为什么要为众生活着

佛为什么让我们不为自己,只为众生?这是佛心疼我们,...

如何面对讨厌的人和事

网友:请问法师,一个人的一言一行真的很令人反感、很...

达真堪布:如何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修行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肯定会出现一些境相。有些人...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五体投地与合掌

佛教徒有一个礼仪,就是五体投地,又称为礼拜、跪拜、...

小孩吃素更有益

很多人认为素食主义只针对大人而言,对小孩并不提倡素...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

常把惭愧放心头,有三大好处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大安法师: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问: 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大安法师答: 你...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算命已经低级了,你读三年级...

海涛法师《修行叮咛语》二

1.如果可以雇一个人为我们修行佛法的话,我们与无量众...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

坟墓上的竹篮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

印光大师:警人命无常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