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明法法师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离、灭除热恼是正法的特质之一。如何做到当下清凉?《中部经》〈一夜贤者经〉,世尊说: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

内观当下法,了了不动摇。今日应热心,谁知明日死?

与死亡大军,无讨惯还价。热心如是住,日夜不懈怠。

牟尼圣者说:他是一贤者。

《杂阿含经》,世尊说:

于过去无忧,未来不欣乐。现在随所得,正智系念持。

饭食系念故,颜色常鲜泽。未来心驰想,过去追忧悔。

愚痴火自煎,如雹断生草。

心不清、不安、煎熬、郁卒、感伤,追根究柢就是追逐五欲。专心于观察当下的动作、感受、心、心的对象,就能无忧恼。《杂阿含经》说到,世尊未证道之前,多追逐过去五欲,少追逐现在五欲,更少追逐未来世五欲。因此勤奋自护,不再追逐过去、现在、未来五欲,渐渐靠近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世尊劝告诸比丘,亦当自护,勿逐过去、现在、未来五欲,不久亦当灭尽烦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

股神巴菲特的简单生活

他11岁开始买股票,现在觉得还是开始得太晚了。 14岁...

托钵生活的要义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把慈悲心体现在生活中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个流浪者来到一位比丘的禅...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

妻贤夫祸少

再看修身当中要去掉的,惩忿,就是要去掉坏的脾气。有...

【推荐】如何让自己所求之愿能迅速成办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过自身地努力达成...

念佛时想打瞌睡该怎么办

问: 请问念佛时念到想打瞌睡及打哈欠,这是个人的习...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问: 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

面对难看的脸难听的话

每个人的心地都有无尽的光明,只是这分光明常被遮蔽。...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

遇不到善知识的原因

受三皈依的人,只有三条戒,就是:皈依佛,不皈依天魔...

说话不掌握窍诀,可能会酿成大错

如果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说特别难听的粗语,将...

妙莲老和尚《涂粪喻忏罪》

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

佛教与企业文化必备的六种准则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 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