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大愿法师  2016/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帮助众生,不需要刻意地去断自己的烦恼,烦恼自然断尽无余,“灭除烦恼尽无余”,所以说她甚深。

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了,教化众生,他的对象是十方所有诸众生。他的方法是“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首先教众生离忧患的方法,教众生得安乐的方法,然后教众生修学普贤不思议解脱法门,能够“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迅速成佛。所以普贤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我们学佛最大的利益,就是开发智慧,断除烦恼,就能够清净自在。

有一些人学了佛,他没有正知正见,老是着相修行。说,哎呀, 哪个寺院开光了,我见到佛了,我在虚空中见到菩萨了,我见到观音菩萨了。这个很糟糕,你看海南的南山寺,他们那个海上观音开光,就有人伪造,电脑上面制作,在空中间现一个观音菩萨,然后到处送。噢,这是我们开光时候显出来的观音菩萨像。这样是执着,愚痴,迷惑。还有很多拿着这个相片流通,你看看,这个观音菩萨感应,在海南南山寺那个空中就现出来了。这个没有正知正见,我就看到很多法师也好,居士也好,拿给我来看,还很高兴。

如果你烦恼没有断,你见到佛菩萨又怎么样?你见到观音菩萨现身又怎么样?最关键是要开发智慧,不要着相修行。不要开口闭口说,哎呀,我见到佛了。

原来岐山开光也是这样子,他们有人跟我说:“哎呀,我看到现场,观音在空中。”我说:“哎呀,随喜,随喜,你功德大,我看不到,我业障重。”

不是说看不到,如果你修行相应,真的有禅定智慧,肯定可以。但是不要着相修行,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不要只是片面地宣扬这些,那你就错了。如果你烦恼没有断,你见到佛,佛还是佛,你还是你。你烦恼的时候,你还是痛苦不堪,有什么用?所以归根结蒂,学佛是智慧的成就。

还有一些人说:“哎呀,我学佛,我学打坐,我修禅定,我开发了神通。你看,我不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千里万里之外。”先不管你是不是打妄语,就算是你真的有这个神通,如果你没有开发智慧,如果你没有断烦恼,也是没有用。

为什么没有用?烦恼来的时候,你看得越远,你就烦恼越多。不看还好,越看就越烦恼,一看气就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断烦恼,你还有贪嗔痴。你这个神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益?没有,只会障碍你。

如果在你无我空慧没有成就的时候,你有了神通,人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诽谤你,某某人怎么样怎么样,说得你一无是处。但是你有神通,马上就知道了。一知道,烦恼一来,麻烦就来了,为什么?你起嗔恨心了,你嗔恨心一起,烦恼一来,你嗔恨心比其他任何人都还要厉害。因为你有了神通,你嗔心一起,破坏性就很大了,造的罪业也就很大了。

所以学佛是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不要求那些枝末的神通,不要单单去修禅定,最关键是要先成就智慧。所以,如果没有了解佛法,没有正知正念,要说求什么禅定法,我是不会教。为什么?没有用。如果没有断烦恼,没有开智慧,你要有神通,你就糟糕了。因为你破坏力更大,你造的罪就更深,就更大,你下地狱比任何人都快,射箭一样,坐火箭一下就冲下去了。

我们学了这个要明白,是智慧成就。“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你看,有一些人修大威德法,观行有一点功夫了,但是他没有证悟空性。哪个对他不好,他眼睛瞪起来,看人家一眼,那个人就死掉了。这个恶业造多大?所以其实就算你有了神通,也不值得到处去宣扬,去夸耀。

学佛,归根结蒂是要学修普贤行门,要开发智慧,要运用佛陀的智慧,运用普贤菩萨行愿法门的智慧,让我们的修行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以修持指导生活,以生活体现修持。以修持指导生活,是偏重于对居士讲的,我们在生活中间了生死。以生活体现修持,是对法师讲的,是偏重于在了生死中生活。所以在生活中间了生死,在了生死中间生活,这样是真正地修学普贤行愿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

真正的修学窍诀

我们对世间法要知足少欲,但是对出世间法,对佛法不能...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把自己的身口意三门看住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呢?因为佛法讲的才是最究竟、最...

学佛人该如何吃饭睡觉

壬二、断除贪食: 了知饮食如良药,无有贪嗔而享用, ...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

彭鑫博士:伤精者的补精方法

鉴于网上的咨询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问题重复,现在针...

以愿力来引导善行

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当我执笔写此文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惭愧,我应该向诸佛...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

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以前虚云老和尚讲个故事,那是明朝云南的事情。 有一...

愚痴者只看外表

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修行人贪著利养是末法的象征

现在有些人说大话特别厉害,口口声声是看破、放下、自...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一句名号成佛有余,何况世间的福德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