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以出世的胸襟,做人世的事业

南怀瑾老师  2016/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出世的胸襟,做人世的事业

有几句名言:“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所以,看相是科学。有人说,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两个眉尖中间的距离——很宽就是度量大,这是什么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皱眉头,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紧缩了,这是当然的道理。

我们看相把印堂这里叫明堂,常说明堂亮不亮等等。有些人明堂很宽,有三个指头那么宽,一定度量宽宏;那个明堂窄的,不要问,脾气又急度量又小。再加上眉毛打结的,一定犯法。有几个同学两眉之间很窄,我说你把它夹宽一点吧!我们骂人常说,你搞什么明堂呀?那个明堂就代表你心里头想些什么,大概这些话还流行的。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

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

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

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人生的见解、眼光、思想、见地;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培养自己的学问能力像大海那样深。你要修道,要够得上修道材料,先要变成大海一样的汪洋。所以佛经上形容,阿弥陀佛的眼睛“绀目澄清四大海”,又蓝又大,就像四大海一样。而我们的眼睛太小了,有时连眼白还看不见呢!当然,观点和气魄都不行了。

有一位老朋友,脾气很暴躁,来台湾以后,我问他脾气好些没有,他说脾气更大了,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子吸口气,咽下去,再说要不要发脾气。他照做了,过了一个多月来看我,他说:“嘿!你的话真有效。

当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把嘴一张,吐口气,再把气一咽,就没气了。”这是个好办法,当你要发脾气时,你告诉自己停一秒钟,忍一下,忍不住的,你干脆做个气功,嘴一张,呼一口气。那真有气耶!人生气时,硬是有一口气,不是假的。人一生气,气机就变了,经脉也乱了。

如果心境比较宁静,比较柔和,你看你自己气色也变了,身体精神也好了。如果平常总是多思多虑,所见甚小,一点家庭小琐事也放不开,表面上呢?非常谦和,实际上呢——内心刚强化不掉的,胸襟狭窄,害得自己百病丛生。所以要痛切反省,痛切地忏悔。

心量要尽量扩大,一念清净,就是华严观。现在我给你们显一下华严境界看一下,但并不是耍把戏。修行人一般都在身上搞,很难超脱。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个超出身体的方法,把心念从顶轮抛出虚空,上升到无边际的高空,同时下降到无边际的下方,旁边前后左右也是无边无际,把身体的观念空掉。

就是这样坐下去,身体的痛苦,知是知道,可是不去管他,痛苦自然减轻,久之可以得定。这时虚空即是我身,我身与虚空无二。我们这个身体不过无尽虚空中一个微尘。要离开这个身体去修,可是也要借着这个身体来证。这样修久了,心量自然逐渐扩大,慢慢就可以与诸佛相接了。

若以神而言,神的度量都比人大多了,“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往往人的度量反而最窄了,有时鬼的度量都比人的度量大。量大,福才大,没有量则没有福气。

历史上的英雄们,思想、意境、度量都特别宽大,就是所谓的“意量恢拓” 。我觉得现代的家庭、学校,培养这一代的年轻人,特别需要注意这四个字。现代的青年人,差不多都胸襟狭隘,眼光短浅,他们没有志在天下,也没有志在千秋万世,所以今天的青年,看起来都不可爱。

我们现代的青年,生当国家世界多难的时代,如想负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没有高度的修养,以出世的胸襟,做人世的事业,就当然会被现实所困,流于胸襟狭隘,私欲烦恼丛生的陷阱了。

所以性情要养得通达,胸襟不可那么狭隘,不要有一点事就想不开,一句话就放不开,否则成就就太有限了。其次要处事果决、刚毅,下了决心,又能坚定不移,才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不同思维,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双胞胎兄弟,不约而同...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 生命的...

人生将何去何从

一、人生何去何从 为什么皈依、受戒与修行有着紧密的联...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人生,该怎么诠释

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们总说生...

人生的十大恩

1、天地呵护之恩 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劳更要能任怨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

什么是戒?为什么要持戒? 网友:佛法说的戒定慧中的戒...

为何女性的平均寿命超过男性

女人比男人活得长,是司空见惯的事儿。看左邻右舍,净...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否也算修行呢

网友:师父,如果一直观过,没法融入团队,而且很多东...

烦恼即如来种

佛教常将莲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征,这本身就...

佛陀姨母涅槃记

释迦牟尼佛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住舍卫国的王园精舍...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宣化上人:爱欲是修道的绊脚石

生死爱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无论对人或是...

人争一口气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

蔡礼旭老师:孩子撒谎怎么办

撒谎的日子不好过 我之前带了一班,其中有个孩子他的...

我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呢

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释迦牟尼...

素食准妈妈如何获取营养

在这个社会,吃素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女性因为基于宗教...

自然灾害也是因果决定的吗

问: 自然灾害也是因果决定的吗? 济群法师答: 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