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如孝法师  2016/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

我们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两个方面:非好即坏。因为无明,我们看任何东西的知见都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所以,我们的评判标准一直被无始劫以来的习惯左右,它是有问题的。

我们的心会很快完成评判这项工作,产生的结果就是想要拥有或者拒绝。在拥有和拒绝的背后是两种心理:一种是贪心——想拥有;一种是嗔心——想拒绝。接下来就产生了行动:我们的手会不自觉地伸出去拿,或者我们的脚马上就想脱离这个地方,赶紧走开。由此可见,我们的心和身可以在刹那之间就完成感受、评判、行动这些动作。

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一切都是无明在运作,而且因为无明,我们又种了一个业种子。这个种子带有自我的角度,它促进了自我的发挥与造作,让自我变得更加强大。我们由于这种心理或者性格因素,会变得越来越自我,慢慢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自我反应机制,就会不断地对美或者好、人的对或者错加以评判,性格也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很难改变。

人的思想,乃至于对待万世万物的看法,一旦形成固有的模式,我们就把它叫“业识”,它是杂染的。比如斗牛,它有一种自动的模式,一看到红布就会热血上头冲过去抢。你说那个布有什么好抢的?但是它不知道,这就是无明,那是它生生世世的业报形成的一种自我反应,别的动物就不会像它那样。业报不同造成了生命的差异。

作为人来讲,我们看起来是人,但是内心与其他众生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充满了贪嗔痴的。我们遇见外境的第一个反应都是显现出自我的状态。所以,要对自己所缘的境做到客观地观察,不对它起好坏的分别。

为什么呢?因为它很迅速,你还没有看清楚它,它就已经退去,下一个目标已经显现。就好像坐在飞驰的火车上,心如果停留在窗外远去的树上,就无法做到关注当下。对于外面的风景,一会儿觉得这个树好看,一会儿认为那个花漂亮,我要把它送给什么人……这就叫作评判,叫作自我。

所以,我们要去锻炼心对每一个当下境界的觉知。对于出现的每一个要观察的目标只能经历,不可以介入其中。就像水一样,你要静下心来,去照出外在不断变化的境;同时,心也需要跟随着这个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从一个目标转移到下一个目标,并一直保持着客观、正知。在当下的洞察当中慢慢地放弃评判,这就是用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观察他人缺点比具有缺点的人更有过患

我们常常会很轻易地发现别人的缺点并因此而起烦恼,这...

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现代社会非常重视人脉,亲友、同事、同身份、同地域、...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把工作单位当成净土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精神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内心...

有三种事可招致社会上对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人争一口气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四种果蔬改善女性贫血

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问: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索达吉堪布答: 从莲花生大...

【推荐】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

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就是三句话

《黄帝内经》上面就讲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长寿的总原则...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要略

人生苦短,无常是生命常态,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无常二...

海涛法师《慈悲的生活》

如果你静心伫立街头片刻,你会发现擦身而过的每一个人...

我们现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你不能容忍他...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从来硬弩弦先断: 纵观憨山大师的一生,经历坎坷,人生...

8妙招化解怒火

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