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

达真堪布  2017/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

跟无始劫的六道轮回相比,今生只是短暂的瞬间。所以,不要为了今生或眼前的利益而奔波,后世还要继续六道轮回,时间非常漫长。

佛经所讲,个人的轮回有结束之时,何时回归自性、证悟实相了,就可以结束轮回了。但整体的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没有结束之时。但是,在没有结束个人轮回的这段时间非常漫长,所以要多储存一些后世途中的“干粮”——善根和福德。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烦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择手段。其实若以一个平静的心态面对,事情很快就会过去,因为这些都不是问题,是我们把它当做问题了;因为我们不明真相、不懂真理,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

如何面对死亡才是真的问题,如何面对中阴身才是真的问题,如何面对来世才是真的问题。要把这些道理搞清楚,要把这些问题放在首位,而不要本末倒置。死期是不定的,何时会面临死亡,何时会离开这个世界,谁都没有把握。当我们真正离开这个世界、真正面临死亡时,若是没有任何准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会恐惧、无奈、不舍,只能在痛苦中挣扎。因为临终时会出现很多现象,令人内心十分恐惧;你积累的财富一分钱也带不走,你最喜爱的人一个也不能跟随,你特别不想离别但是又无可奈何,只会在身不由己中逝去。

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发生何种事情?该怎样去面对?你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把握,内心万分痛苦。病情恶化、疼痛难忍,这都不必说了。那时的疼痛并不是痛苦,而内心的无奈、恐惧,才是真正的痛苦。

我们现在有很多所谓的“头等大事”,其实如何面对临终、死亡、中阴身、来世才是头等大事,才是真正的问题,其他的事情都不足挂齿。我们能不能不再费尽心血地为了今生这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而操心、奔波忙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

世间的俗务不要用放大镜去看

每天我们经历多少事情?一周呢?一年呢?佛陀要我们放...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

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问: 我是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

净土法门不谈风险很大的转世

通途佛法谈到菩萨道慈悲心的问题,可能有人会发愿要生...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多念无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这是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梦里在一百年当中享受快乐,醒...

持戒后心有没有变清净柔软呢

持戒中,心变得柔软是最殊胜的。我们受持了很多戒律,...

不参加共修,自己在家修可以吗

问: 大家在小组共修,有的师兄看不到共修的效果,觉...

略说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我们皈依三宝,首先就是皈依佛宝。什么是佛呢?断证圆...

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

以德报怨的国王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推荐】吃饭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有一位日本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