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以德报怨的国王

证严法师  201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伽陀国的阿阇世王子听信提婆达多的唆使,决定要夺取王位……

阿阇世听信谗言篡王位

提婆达多一直想当「新佛」,处心积虑地用尽各种方法要杀害佛陀,就借著自己的聪明、口才去接近阿阇世王子。不久,阿阇世王子就皈依于提婆达多;受了提婆达多的感染与影响,阿阇世王子渐渐地生起了野心。

有一天,提婆达多唆使阿阇世王子,说:「我来推翻佛陀,你去推翻你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这样你就可以马上登上王位。」阿阇世王子听信了提婆达多的谗言,果真就把他的父王囚禁起来,登基为王。

阿阇世王子登上王位后仍不满足,想拥有更大、更多的权势及领土,于是他派出象队、车队、马队和步兵等四种军队,军容浩大地攻打舍卫国。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也动用了四种军队迎战,两军交战后,舍卫国战胜,阿阇世王所率领的军队则四处逃窜。波斯匿王生擒阿阇世王后,就用马车载他到只园精舍去见佛陀。

以德领政 降服人心

波斯匿王向佛陀说:「佛陀啊!我才刚从战地回来。」

佛陀问道:「为何国家发生战事呢?」

波斯匿王说:「唉,真是无奈啊!」他就把阿阇世王带上来,向佛陀说:「他就是我的好友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我们两国向来交情很好,没想到不久前他背叛他的父王,又发兵入侵舍卫国,我被情势所迫,只得出兵应战、保卫国家。」

佛陀说:「你带他来这里,将要如何处置呢?」

波斯匿王说:「佛陀,我是您的弟子,三宝弟子心怀大爱,而且阿阇世又是我的好友之子,我要如何处罚他呢?只好在佛陀的面前表达我的心意,我想放他回去。」

佛陀赞叹地说:「国王,您这样的处置很对,执政者应以德领政,不是以力去服人;若以暴力降服他人,表面上虽已被压制,但是人心不服啊!你能以德服人,即可解冤释结、去除烦恼。」

怀抱慈悲 利益人群

在佛陀时代,印度有许多小国,一个城堡可能就是一个小国家,国与国之间为争权夺利,经常互相侵犯,于是战事连连;而人一旦有了权势,就希望自己的权位更大、更加扩张自己的国土权势。

从上述的故事,可以了解正确的思想可以成就大功德,而错误的思想则会破坏社会国家的安定,看看阿阇世王与波斯匿王,他们都是掌政之君,但是两人的思想就不一样。思想是人的感受所引发的,思想观念一产生就会去造作,而祸与福也就这样铸下了。

因此,佛陀苦口婆心地教育弟子,无非是希望弟子们端正思想,怀抱著慈悲心去利益人群;而三宝弟子若也能虔心信受奉行,即可时时快乐自在、诸事吉祥。

所以,我们学佛应时时用心思考,学习化解不好的感受,自然思想就会正确。总之,外在的人我是非、种种形相要好好去分析,不要让不好的影像一直存放在心中。大家时时需多用心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

怨怨不休息,无怨能胜怨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

以爱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约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个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

曼德拉的宽容和感恩

南非的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

【推荐】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铁窗下的忏悔

再度入狱,虽近不惑之年,却开始对自己生命产生疑问:...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宣化上人:不持戒即是末法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

认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个人。他...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

人生靠自己去调剂

没有一个人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个人生活中没有艰...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不观修寿命无常和轮回痛苦的过患

喜惑严重散乱时,未修无常轮回过,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

人相貌千差万别的原因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